來源:財政部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戰略部署,2018年5—11月,省財政廳聯合省紀委監委駐廳紀檢監察組對10個市縣開展了PPP項目財政支出責任監督檢查。
12月初,針對檢查情況分地區下發了《財政檢查整改通知》,明確整改要求,并向全省各市縣財政部門印發了監督檢查結果的通報。
相關文件印發后,省財政廳采取一系列舉措,從嚴、從細、從深做好監督檢查結果跟蹤落實。
一是督促相關市縣在規定時間報送整改報告。
《江蘇省財政廳財政監督工作內部控制操作規程》(蘇財規﹝2018﹞9號)要求被檢查單位在收到《財政檢查整改通知》之日起30日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省財政廳。
通知印發后,省財政廳通過電話和即時通訊工具將整改要求告知相關市縣,明確整改報告內容、報告格式及報送時間節點。為提高整改報告的深度,要求各市縣整改報告要充分反映整改工作組織開展情況、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及后續整改思路等。
事后又連續催辦2次,確保了10個地區全部在規定時間之內將整改情況報告報送省財政廳。
二是對各市縣整改過程進行全面指導。
針對相關市縣整改中遇到的PPP項目變更調整、財政支出責任網上公開等問題,省財政廳通過電話咨詢、政策解讀、案例講解等方式進行答復。
對項目推進、政策變更等方面的問題,要求各地落實PPP項目全生命周期法律顧問制度要求,積極運用法律思維推動PPP項目雙方規范履約。
對各地整改過程,省財政廳保持跟蹤,及時辦理相關項目變更、退庫等手續,確保各地于規定時間內完成整改落實。
三是充分挖掘、提升運用監督檢查結果。
監督檢查結果整改落實過程,也是檢視以往工作、優化財政政策、完善財政監管手段的過程。此次監督檢查既發現了項目本身存在的問題,找到了實施機構日常管理、財政部門監管過程中薄弱環節,又為下一步如何更高質量推動PPP項目實施、加強PPP項目財政管理探尋了思路和方法。
為進一步放大監督檢查成效,加強檢查結果運用,省財政廳目前正在研究起草進一步加強PPP項目信息公開、監督檢查和財政承受能力動態監控管理等一攬子政策。通過政策完善、強化監管等多措并舉,將我省PPP項目實施質量和財政管理能力提升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