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av无码人妻无码男人的天堂|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观看|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区中文字幕在线

轉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

發布日期:2017-02-23 來源:行業資訊  作者: 點擊數:

附件

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修訂說明

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有關部門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新變化,通過咨詢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家委員會、網上征求全社會意見等方式,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2013版作了修訂完善,形成了《目錄》2016版。

《目錄》2016版依據《規劃》明確的5大領域8個產業,進一步細化到40個重點方向下174個子方向,近4000項細分的產品和服務。

歡迎社會各界持續對《目錄》2016版提出修改完善意見,修改意見可發送郵件至xxcytcxtc@ndrc.gov.cn。

I

目錄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1

1.1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1

1.1.1網絡設備..........................................................................................................................1

1.1.2信息終端設備..................................................................................................................4

1.1.3網絡運營服務..................................................................................................................5

1.2信息技術服務.............................................................................................................................7

1.2.1新興軟件及服務..............................................................................................................7

1.2.2“互聯網+”應用服務..........................................................................................................8

1.2.3大數據服務......................................................................................................................9

1.3電子核心產業.............................................................................................................................9

1.3.1集成電路..........................................................................................................................9

1.3.2新型顯示器件................................................................................................................10

1.3.3新型元器件....................................................................................................................11

1.3.4高端儲能........................................................................................................................12

1.3.5關鍵電子材料................................................................................................................12

1.3.6電子專用設備儀器........................................................................................................13

1.3.7其他高端整機產品........................................................................................................13

1.4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14

1.4.1網絡與信息安全硬件....................................................................................................14

1.4.2網絡與信息安全軟件....................................................................................................14

1.4.3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15

1.5人工智能...................................................................................................................................16

1.5.1人工智能平臺................................................................................................................16

1.5.2人工智能軟件................................................................................................................17

1.5.3智能機器人及相關硬件................................................................................................17

1.5.4人工智能系統................................................................................................................17

2高端裝備制造產業......................................................................................................................18

2.1智能制造裝備產業...................................................................................................................18

2.1.1智能測控裝置................................................................................................................18

2.1.2智能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19

2.1.3工業機器人與工作站....................................................................................................19

2.1.4智能加工裝備................................................................................................................20

2.1.5智能物流裝備................................................................................................................20

2.1.6智能農機裝備................................................................................................................21

2.1.7增材制造(3D打印)...................................................................................................21

2.2航空產業...................................................................................................................................21

II

2.2.1民用飛機(含直升機)................................................................................................21

2.2.2航空發動機....................................................................................................................22

2.2.3航空設備及系統............................................................................................................22

2.2.4航空材料........................................................................................................................22

2.2.5航空運營及支持............................................................................................................22

2.2.6航空維修及技術服務....................................................................................................22

2.3衛星及應用產業.......................................................................................................................23

2.3.1空間基礎設施................................................................................................................23

2.3.2衛星通信應用系統........................................................................................................23

2.3.3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24

2.3.4衛星遙感應用系統........................................................................................................24

2.3.5衛星技術綜合應用系統................................................................................................25

2.4軌道交通裝備產業...................................................................................................................25

2.4.1高速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25

2.4.2城市軌道交通車輛.......................................................................................................25

2.4.3軌道交通通信信號系統................................................................................................26

2.4.4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及部件............................................................................................26

2.4.5軌道交通專用設備、關鍵系統及部件........................................................................26

2.4.6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關鍵設備和系統............................................................................27

2.5海洋工程裝備產業...................................................................................................................27

2.5.1海洋工程平臺裝備........................................................................................................27

2.5.2海洋工程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28

2.5.3海洋工程裝備服務........................................................................................................29

2.5.4海洋環境監測與探測裝備............................................................................................29

2.5.5海洋能相關系統與裝備................................................................................................30

2.5.6水下系統和作業裝備...................................................................................................30

2.5.7海水養殖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裝備............................................................................31

3新材料產業.................................................................................................................................31

3.1新型功能材料產業...................................................................................................................31

3.1.1新型金屬功能材料........................................................................................................31

3.1.2新型功能陶瓷材料........................................................................................................31

3.1.3稀土功能材料................................................................................................................32

3.1.4高純元素及化合物........................................................................................................32

3.1.5表面功能材料................................................................................................................32

3.1.6高品質新型有機活性材料............................................................................................33

3.1.7新型膜材料....................................................................................................................33

3.1.8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學材料............................................................................................33

3.1.9生態環境材料................................................................................................................33

3.1.10高品質合成橡膠..........................................................................................................33

III

3.1.11高性能密封材料..........................................................................................................34

3.1.12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34

3.1.13新型化學纖維及功能紡織材料..................................................................................34

3.1.14其他功能材料..............................................................................................................34

3.2先進結構材料產業...................................................................................................................35

3.2.1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35

3.2.2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35

3.2.3新型結構陶瓷材料........................................................................................................36

3.2.4工程塑料及合成樹脂....................................................................................................36

3.3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36

3.3.1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36

3.3.2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37

3.3.3其他高性能復合材料....................................................................................................37

4生物產業.....................................................................................................................................38

4.1生物醫藥產業...........................................................................................................................38

4.1.1新型疫苗........................................................................................................................38

4.1.2生物技術藥物................................................................................................................38

4.1.3化學藥品與原料藥制造................................................................................................39

4.1.4現代中藥與民族藥........................................................................................................40

4.1.5生物醫藥關鍵裝備與原輔料........................................................................................40

4.1.6生物醫藥服務................................................................................................................41

4.2生物醫學工程產業...................................................................................................................41

4.2.1醫學影像設備及服務....................................................................................................41

4.2.2先進治療設備及服務....................................................................................................42

4.2.3醫用檢查檢驗儀器及服務............................................................................................44

4.2.4植介入生物醫用材料及服務........................................................................................45

4.3生物農業產業...........................................................................................................................46

4.3.1生物育種........................................................................................................................46

4.3.2生物農藥........................................................................................................................47

4.3.3生物肥料........................................................................................................................48

4.3.4生物飼料.......................................................................................................................48

4.3.5生物獸藥、獸用生物制品及疫苗................................................................................49

4.3.6生物食品........................................................................................................................49

4.4生物制造產業...........................................................................................................................49

4.4.1生物基材料....................................................................................................................49

4.4.2生物化工產品................................................................................................................50

4.4.3特殊發酵產品與生物過程裝備....................................................................................51

4.4.4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及生物制品....................................................................................51

4.5生物質能產業...........................................................................................................................52

IV

4.5.1原料供應體系................................................................................................................52

4.5.2生物質發電....................................................................................................................52

4.5.3生物質供熱....................................................................................................................53

4.5.4生物天然氣....................................................................................................................53

4.5.5生物質液體燃料............................................................................................................53

4.5.6生物質能技術服務........................................................................................................54

5新能源汽車產業..........................................................................................................................54

5.1新能源汽車產品.......................................................................................................................54

5.1.1新能源汽車整車............................................................................................................54

5.1.2電機及其控制系統........................................................................................................54

5.1.3新能源汽車電附件........................................................................................................55

5.1.4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55

5.1.5機電耦合系統及能量回收系統....................................................................................55

5.1.6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55

5.2充電、換電及加氫設施...........................................................................................................56

5.2.1分布式交流充電樁........................................................................................................56

5.2.2集中式快速充電站........................................................................................................56

5.2.3換電設施........................................................................................................................56

5.2.4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56

5.3生產測試設備...........................................................................................................................57

5.3.1電池生產裝備................................................................................................................57

5.3.2電機生產裝備................................................................................................................57

5.3.3專用生產裝備................................................................................................................58

5.3.4測試設備........................................................................................................................58

6新能源產業..................................................................................................................................58

6.1核電技術產業...........................................................................................................................58

6.1.1核電站技術設備............................................................................................................58

6.1.2核燃料加工設備制造....................................................................................................59

6.2風能產業...................................................................................................................................59

6.2.1風力發電機組................................................................................................................59

6.2.2風力發電機組零部件....................................................................................................59

6.2.3風電場相關系統與裝備................................................................................................59

6.2.4海上風電相關系統與裝備............................................................................................60

6.2.5風力發電技術服務........................................................................................................60

6.3太陽能產業...............................................................................................................................60

6.3.1太陽能產品....................................................................................................................60

6.3.2太陽能生產裝備............................................................................................................61

6.3.3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63

6.4智能電網...................................................................................................................................63

V

6.5其它新能源產業.......................................................................................................................64

7節能環保產業..............................................................................................................................64

7.1高效節能產業...........................................................................................................................64

7.1.1高效節能鍋爐窯爐........................................................................................................64

7.1.2電機及拖動設備............................................................................................................65

7.1.3余熱余壓余氣利用........................................................................................................65

7.1.4高效儲能、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66

7.1.5高效節能電器................................................................................................................66

7.1.6高效照明產品及系統....................................................................................................66

7.1.7綠色建筑材料................................................................................................................67

7.1.8采礦及電力行業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67

7.1.9信息節能技術與節能服務............................................................................................68

7.2先進環保產業...........................................................................................................................68

7.2.1水污染防治裝備............................................................................................................68

7.2.2大氣污染防治裝備........................................................................................................70

7.2.3土壤及場地等治理與修復裝備....................................................................................71

7.2.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72

7.2.5減振降噪設備................................................................................................................73

7.2.6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73

7.2.7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裝備........................................................................................74

7.2.8海洋水質與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74

7.2.9其他環保產品................................................................................................................75

7.2.10智能水務......................................................................................................................75

7.2.11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服務..............................................................................................76

7.2.12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76

7.2.13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76

7.2.14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服務......................................................................76

7.2.15其他環保服務..............................................................................................................77

7.3資源循環利用產業...................................................................................................................78

7.3.1礦產資源綜合利用........................................................................................................78

7.3.2固體廢物綜合利用........................................................................................................79

7.3.3建筑廢棄物和道路瀝青資源化無害化利用................................................................79

7.3.4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80

7.3.5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80

7.3.6資源再生利用................................................................................................................80

7.3.7非常規水源利用............................................................................................................82

7.3.8農林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83

7.3.9資源循環利用服務........................................................................................................83

8數字創意產業.............................................................................................................................84

8.1數字文化創意...........................................................................................................................84

8.1.1數字文化創意技術裝備................................................................................................84

8.1.2數字文化創意軟件........................................................................................................84

8.1.3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制作................................................................................................84

8.1.4新型媒體服務................................................................................................................85

8.1.5數字文化創意內容應用服務........................................................................................85

8.2設計服務...................................................................................................................................86

8.2.1工業設計服務................................................................................................................86

8.2.2人居環境設計服務........................................................................................................86

8.2.3其他專業設計服務........................................................................................................86

8.3數字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應用服務.......................................................................................86

9相關服務業..................................................................................................................................87

9.1研發服務...................................................................................................................................87

9.2知識產權服務...........................................................................................................................87

9.3檢驗檢測服務...........................................................................................................................87

9.4標準化服務...............................................................................................................................87

9.5雙創服務...................................................................................................................................88

9.6專業技術服務...........................................................................................................................88

9.7技術推廣服務...........................................................................................................................88

9.8相關金融服務...........................................................................................................................88 VI

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1.1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

1.1.1網絡設備

新一代移動通信設備。主要包括基于4G移動通信技術(包括LTE、LTE-Advanced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技術及其后續演進技術)和5G的接入網設備、核心網設備等。其中,移動通信基站類設備支持20MHz的系統帶寬和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以上的傳輸數據率。

下一代互聯網設備。包括核心路由器,單槽位處理能力≧400Gbps,整機處理能力≧6.4Tbps(雙向),支持10Gbps/40Gbps/100Gbps等多種速率接口,同時也包括面向互聯網骨干節點和數據互聯中心節點的大規模集群路由器,應至少支持2+x(x≧4)。支持10Gbps/40Gbps/100Gbps等多種速率接口的、支持IPv6路由協議的寬帶網絡接入服務器、以太網交換機、三層交換機、OpenFlow交換機。

光通信設備。包括光纖,FTTx用G.657光纖、大有效面積G.655光纖、G.656光纖、符合G.652標準的低損和超低損耗光纖、采用新型材料或特殊結構的光子晶體和光子帶隙光纖、摻稀土光纖、面向未來超大容量傳輸的少模光纖、多芯光纖、渦旋(螺旋)光纖,以及具有一些特殊性能的新型光纖,如塑料光纖、聚

1

合物光纖等。光傳輸設備,單通路線路速率10Gbit/s、40Gbit/s、100Gbit/s、200Gbit/s、400Gbit/s以及支持靈活柵格多速率的超大容量密集波分復用(DWDM)設備,可重構光分插復用設備(ROADM)、光交叉互連(OXC)設備、大容量高速率光傳送網(OTN)設備、城域接入型有源和無源波分復用(WDM)設備、光互聯設備、分組傳送網(PTN)設備、分組增強型OTN(POTN)設備、智能光網絡設備(ASON)、軟件定義光傳送設備(SDTN)、多業務傳輸和接入設備(MSTP/MSTP)。光接入設備,10G速率單波長PON設備,40G及以上速率基于波長可調激光器的多波長PON設備,波長路由方式的密集波分復用PON設備,利用照明LED的室內可見光接入設備。

網絡設備和終端測試/計量設備。用于構成通信網絡的系統設備和終端設備的測試及測試儀表的計量校準,包括終端設備的綜合測試儀、通信基站測試系統、傳輸/接入/數據設備測試系統,和計量用測試儀表。

云計算設備。包括云存儲系統與設備,主要包括用于云平臺數據存儲的存儲服務器(HDD或SDD)或磁盤陣列等存儲設備,以及基于分布式存儲技術的存儲管理系統等。服務器,主要包括用于云計算系統的服務器,包括硬件和軟件系統,滿足低功耗、高密度等要求,部分場景下需使用定制化服務器及整機柜服務器

2

等。網絡設備,主要包括用于云平臺不同設備間互聯的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需支持二層多路徑、虛擬機接入等技術,部分場景下需支持SDN技術。云平臺系統,主要包括用于支撐云服務的,由軟硬件設施集成的平臺、系統等,包括虛擬化、資源管理、業務管理、操作維護等功能。

物聯網設備。包括傳感器及節點設備,光纖傳感器、MEMS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多功能傳感器、化學及生物量傳感器、高清圖像傳感器等,低功耗、小型化、多功能、高性能、集成化傳感節點設備,極端環境傳感器節點設備等。RFID讀寫機具/標簽,高頻、超高頻、有源RFID標簽和讀寫機具等。物聯網終端設備,M2M終端、RFID與移動通信集成終端、物聯網通信終端模組、物聯網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和中間件等。近距離無線通信節點設備,各類低功耗低成本近距離無線通信設備。物聯網網關,包括M2M網關、車聯網網關等各類物聯網網關。窄帶物聯網(NB-IoT)終端設備和基站設備。物聯網數據開放平臺。物聯網標識解析設備。定位系統設備,北斗全球定位系統(GPS)終端與設備,RTLS定位系統等。物聯網安全設備。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設備。包括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寬帶接入設備、接收設備、骨干網交換和傳輸設備、融合媒體分發網設備。寬帶接入設備支持光纖、同軸電纜等傳輸介質,可提供吉比特每

3

秒的高速數據接入和數字電視節目接收;骨干網交換和傳輸設備,支持廣播節目和寬帶數據的兩個平面數據流量的高速傳輸、交換和服務質量要求,支持IPv6、多播VPN等協議;有線無線融合傳輸和分發設備,支持廣播電視頻段的有線無線協同傳輸與覆蓋,實現融合媒體協同分發;融合媒體分發網支持融合媒體業務的跨域分發,確保業務的用戶體驗。地面數字電視及移動多媒體廣播發射、接收設備、直播衛星地面接收設備等。

數字家庭產品。指數字家庭智能終端、智能感知與控制設備、橋接設備、網關設備等。

數字視頻監控系統。包括網絡攝像設備,視頻監控存儲、處理及智能控制設備,以及監控后端系統等。

1.1.2信息終端設備

新一代移動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指配備操作系統、支持多核技術、支持多點觸控、支持應用商店及Web應用等多種模式、支持多傳感器和增強現實等功能的智能手機。手持平板電腦,便攜、小巧、可手持使用,以觸摸屏作為基本輸入設備的個人電腦。其它移動智能終端,包括車載智能終端等。

可穿戴終端設備。支持新型顯示技術、新型觸控技術、增強現實技術、語音和圖像識別、體感操作技術等新型人機交互技術,具備多種傳感能力和無線技術,具有軟硬件一體的整機解決方

4

案、應用程序及配套的應用支撐系統。

衛星移動通信、導航終端。包括移動衛星通信終端,利用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或中、低軌道衛星作為中繼站,實現區域乃至全球范圍的移動通信的終端。包括車載、艦載、機載終端和手持機。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接收北斗等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廣播導航信號,用于導航定位功能的接收機設備。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終端設備。包括支持媒體融合業務的智能家庭多媒體網關,支持對外的有線無線寬帶互聯,具備家庭媒體設備的組網能力;智能機頂盒,設備支持4K、8K視頻的解碼能力,支持體感、語音等控制功能、支持廣播網與寬帶數據網業務的融合呈現,可支持多種呈現終端。

其他通信終端設備。包括智能家庭網關、智能路由器,支持可熱插拔數據卡的智能終端,支持可熱插拔其它通信卡的智能終端。

1.1.3網絡運營服務

新一代移動通信網運營服務。包括新一代移動通信核心網建設組網,新一代移動通信接入網建設組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的優化和維護,新一代移動通信服務等。

下一代互聯網運營服務。指基于IPv6技術以及IPv4/IPv6過渡技術的骨干網、城域網、接入網、內容分發網絡、數據中心

5

及業務平臺的運營。

光纖寬帶網運營服務。包括家庭用戶光纖接入服務,指為家庭(個人)用戶提供的光纖到戶服務。企業用戶光纖接入服務,指利用光纖為企業提供互聯網寬帶接入的服務。其它相關接入服務,指其他與光纖接入有關的設備、組網服務,如用戶駐地網的建設、服務等。光纖出租服務,指運營商為客戶提供的管道和通信光纖、波長等光纖出租業務。出租數字電路服務,指出租數字電路,為用戶提供高速數字信息傳送的服務。

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運營服務。包括基于有線、無線和衛星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網絡建設、組網,實現運營商網絡和業務的互聯互通。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音視頻服務,指依托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為電視終端、移動終端等提供的音視頻服務,如高清、4K、8K數字電視和交互電視服務等;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數據及信息服務,指依托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提供的數據及互聯網信息服務;下一代廣播電視網語音業務,指依托下一代廣播電視網,提供的IP語音服務;衛星直播電視業務,指基于衛星廣播傳輸技術的電視業務。

衛星通信運營服務。指基于移動、寬帶等衛星通信系統的運營服務,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的導航定位、高精度網絡同步和授時運營服務等。

6

工業互聯網絡運營服務,主要分為工廠內網絡和工廠外網絡。

1.2信息技術服務

1.2.1新興軟件及服務

基礎軟件。包括通用基礎軟件,嵌入式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新型網絡化基礎軟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配套的基礎軟件和支撐工具。

云計算軟件及服務。云計算軟件包括虛擬化管理軟件,新一代海量信息智能搜索軟件,數據挖掘軟件,云端融合應用運行支撐平臺軟件,度量計費、管理運營等支持云計算技術設施服務的其他軟件產品。云計算服務包括軟件即服務(SaaS),平臺即服務(PaaS),設施即服務(IaaS)。工業等領域云計算服務。

移動計算軟件平臺。包括移動服務運營支撐與開發平臺,智能移動終端軟件系統。

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包括數據加工處理服務,存儲服務等。

工業軟件。包括嵌入高端裝備內部的軟件,產品研發設計軟件,產品制造過程管理和控制軟件,經營管理和協作軟件,節能減排控制和支撐軟件,公路交通管理與決策軟件。

7

廣播電視網絡維護及運營支撐軟件。包括網絡管理、用戶管理、數字媒體內容管理、運營支撐系統、中間件、智能電視操作系統軟件等。

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包括信息化規劃服務,信息技術管理咨詢服務,信息系統工程監理服務,測試評估認證服務,信息技術培訓服務。

信息系統集成服務。包括信息系統設計服務,信息系統集成實施服務,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服務。

高端信息技術服務支撐軟件。包括IT咨詢設計支撐工具軟件,系統集成實施支撐工具軟件,系統運維支撐工具軟件,數據處理支撐工具軟件。

物聯網應用服務。主要包括智能交通、電網、水務、醫療、環保、物流、安防、供熱、供氣、監控、公共安全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服務。

區塊鏈技術相關產品和服務。

1.2.2“互聯網+”應用服務

主要包括“互聯網+”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務(教育、醫療、就業、社保、廣播電視、智慧社區等領域)、高效物流、電子商務、便捷交通、綠色生態等方面的應用服務。

8

公共信息服務。包括市場主體身份驗證、市場信息管理與共享、市場交易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務,以及電子商務糾紛處理、爭議調解、法律咨詢、在線信用信息服務等公共服務。

1.2.3大數據服務

利用分布式并行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海量異構數據進行計算、分析和挖掘,并將由此產生的信息和知識應用于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包括數據探礦、數據化學、數據材料、數據制藥等新業態新模式。

1.3電子核心產業

1.3.1集成電路

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及服務,芯片設計平臺(EDA工具)及配套IP庫。

集成電路芯片產品。主要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微控制器(MCU)、存儲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嵌入式CPU、通信芯片、數字電視芯片、多媒體芯片、信息安全和視頻監控芯片、智能卡芯片、汽車電子芯片、工業控制芯片、智能電網芯片、MEMS傳感器芯片、功率控制電路及半導體電力電子器件、光電混合集成電路等。

集成電路芯片制造,線寬100納米及以下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制造,0.5微米及以下模擬、數模集成電路制造。

9

集成電路芯片封裝,采用SiP、MCP、MCM、CSP、WLP、BGA、FlipChip、TSV等技術的集成電路封裝。

集成電路材料。主要包括6英寸/8英寸/12英寸集成電路硅片、絕緣體上硅(SOI)、化合物半導體材料,光刻膠、靶材、拋光液、研磨液、封裝材料等。

集成電路設備。主要包括6英寸/8英寸/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所用的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退火設備、單晶生長設備、薄膜生長設備、化學機械拋光設備、封裝設備、測試設備等。

1.3.2新型顯示器件

新型顯示面板(器件)。主要包括高性能非晶硅(a-Si)/低溫多晶硅(LTPS)/氧化物(Oxide)液晶顯示器(TFT-LCD)面板產品;新型有源有機電致發光二極管(AMOLED)面板產品;新型柔性顯示、激光顯示、立體顯示、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顯示器件產品等。

新型顯示材料。主要包括6代及以上玻璃基板、高性能混合液晶、驅動IC、高純度靶材、高性能長壽命有機發光材料、量子點材料、5.5代及以上精細金屬掩膜板、高純度化學品、柔性基板材料、高性能激光器等。

10

新型顯示設備。主要包括5.5代及以上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設備(PECVD)、磁控濺射設備(Sputter)、曝光機、準分子激光退火設備、有機蒸鍍設備、噴墨打印設備等。

1.3.3新型元器件

新型片式元件、新型電聲元件、新型連接元件、超導濾波器、高密度互連印制電路板、柔性多層印制電路板、特種印制電路板、節能環保型電子變壓器、低損耗微波及GHZ頻段抗EMI/EMP元件等電子元件、為新一代通信配套的低成本光纖光纜、光纖預制棒及相關的光器件,高速A/D和D/A器件、移動通信用寬頻帶功率放大器、濾波器,通信基站用石英晶體振蕩器,新型通信設備用連接器及線纜組件。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敏感元件及傳感器。半導體激光器件、高性能全固態激光器件、高性能敏感元器件、新型晶體器件、高精密電阻器件。新型傳感器。關鍵光電子器件、半導體發光二極管(LED)、新型真空開關管、特種用途真空器件等半導體器件。納米發電功能器件。光纖激光器件。鋁合金電纜、復合海底電纜及高壓超高壓電纜等新型電纜。

電力電子功率器件,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OSFE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芯片(IGBT)及模塊、快恢復二極管(FRD)、垂直雙擴散金屬-氧化物場效應晶體管(VDMOS)、

11

可控硅(SCR)、5英寸以上大功率晶閘管(GTO)、集成門極換流晶閘管(IGCT)、中小功率智能模塊。

1.3.4高端儲能

儲能裝置材料及器件。正極材料包括橄欖石型磷酸鹽類等富鋰材料(如磷酸鐵鋰等),尖晶石型錳酸鋰材料、層狀材料(如鎳鈷鋁和鎳鈷錳等)及其混合材料等;負極材料包括鈦酸鋰材料、石墨類材料(如人造石墨及天然石墨等)、硬碳材料、軟材料及硅基復合材料等;電解質材料包括六氟磷酸鋰碳酸酯類溶液及其他新型電解質鹽等;隔膜材料包括聚烯烴類及其他新型電池隔膜材料;銅箔、鋁箔及鋁塑膜等輔助材料;電源控制用主控芯片(MCU),電源處理模塊,電壓傳感器。

儲能裝置及其管理系統。鋰離子電池單體、模塊及系統;超級電容單體、模塊及系統;新體系動力電池單體、模塊和系統;混合儲能電源模塊及系統;模塊化鎳氫電池儲能系統;電池管理系統、超級電容管理系統。

1.3.5關鍵電子材料

半導體材料。包括硅材料(硅單晶、拋光片、外延片、絕緣硅、鍺硅)及化合物半導體材料,藍寶石和碳化硅等襯底材料,金屬有機源和超高純度氣體等外延用原料,高端LED封裝材料,高性能陶瓷基板等。

12

光電子材料。包括光纖材料、固體激光材料和光電顯示材料等基礎光電子材料,石英系光纖光纜材料、非氧化物光纖材料、激光晶體、半導體發光材料、透明導電薄膜材料、光學晶體材料、光電探測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材料。包括高端專用材料如磁性材料、陶瓷材料、壓電晶體材料、通信系統用高頻覆銅板及相關材料、電子無鉛焊料、厚薄膜材料等。氣敏、濕敏、光敏、熱敏材料,巨磁阻抗等傳感材料。

1.3.6電子專用設備儀器

半導體生產用鍍膜、濺射、刻蝕等設備。高精密自動印刷機、高速多功能自動貼片機、無鉛再流焊機等電子元器件表面貼裝及整機裝聯設備。高性能永磁元件生產設備、金屬化超薄膜電力電容器生產設備、超小型片式元件生產設備、高密度印制電路板生產設備等新型電子元器件設備。高端電子專用測量儀器。TD-LTE等新一代通信和網絡測試儀器,數模混合信號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存儲器測試器、分析測試儀器等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測試儀器,數字電視信號源、數字音視頻測試儀、圖像質量分析儀、網絡質量和安全測試儀等。

1.3.7其他高端整機產品

高清廣播電視制播設備。高性能安全服務器和存儲設備。醫療電子、金融電子、汽車電子等領域應用電子產品和融合創新系

13

統。工業控制設備。

1.4網絡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

1.4.1網絡與信息安全硬件

網絡與信息安全硬件可分為安全應用類硬件產品和安全認證類硬件產品。其中,網絡與信息安全應用類硬件主要包括防火墻/VPN設備、統一威脅管理系統(UTM)、入侵檢測系統(IDS)、入侵防御系統(IPS)、高級可持續攻擊(APT)、高性能安全隔離與信息交換系統、高性能防病毒網關、網絡病毒監控系統(VDS)、網絡審計系統、網絡漏洞掃描和補丁管理產品、WEB應用防火墻、統一安全管理平臺、抗拒絕服務攻擊產品、上網行為管理產品、深度流量/數據包監測設備、網絡違法信息識別與管控設備、網絡與數據容災備份設備等。網絡與信息安全認證類硬件主要包括生物識別系統、智能卡、認證令牌等。

1.4.2網絡與信息安全軟件

可信計算安全軟件、安全操作系統、安全數據庫等基礎類網絡與信息安全軟件產品。部署在網絡設備、通信終端或安全域邊界上,用于支撐新一代信息網絡應用,防御網絡攻擊的高性能防火墻軟件、統一威脅管理平臺軟件、網絡行為監控軟件等網絡與邊界安全類軟件產品。網絡違法信息監測發現、定位管理系統,網絡違法行為追蹤定位、取證系統等違法信息及行為的監測管理

14

類產品。防范信息系統或終端數據非授權泄露、更改、破壞的PKI、加強授權、單點登錄控制、可靠電子簽名應用安全軟件等身份管理與訪問控制類產品。基礎服務管理與支持以及降低運行過程中網絡與信息安全風險的內容與威脅管理類軟件產品。支撐系統安全保障及業務應用安全的風險評估、安全測評等網絡與信息安全支撐類軟件產品等。工業控制系統漏洞挖掘、檢測工具,工業控制系統入侵檢測系統,工業防火墻等面向工業領域的信息安全產品。

1.4.3網絡與信息安全服務

網絡與信息安全咨詢服務、信息系統安全集成、網絡與信息安全運行維護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咨詢、攻擊防護服務、加密保密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測試服務,以及電子認證、網絡與信息安全認證、網絡與信息安全培訓、電子取證、安全審計、數據備份及災難恢復服務、網絡與信息安全教育培訓等。

基礎服務管理與支持以及降低運行過程中安全風險的安全管理類軟件產品。支撐系統安全保障及業務應用安全的風險評估、安全測評等安全支撐類軟件產品等。信息安全咨詢服務、信息系統安全集成、網絡安全維護服務、信息安全風險評估、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咨詢、攻擊防護服務、加密保密服務、網絡安全應

15

急服務、安全測試服務,以及電子認證、信息安全認證、信息安全培訓、電子取證、安全審計、數據備份及災難恢復服務等。安全態勢感知、預警,安全風險評估,安全咨詢等面向工業控制系統的信息安全服務。

1.5人工智能

1.5.1人工智能平臺

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包括開放數據平臺、基礎資源與技術平臺、雙創服務平臺。

人工智能公共數據平臺包括面向社會開放的文本、語音、圖像、視頻、地圖及行業應用數據等多類型人工智能海量訓練資源庫和標準測試數據集。

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技術平臺包括滿足深度學習等智能計算需求的新型計算集群共享平臺、云端智能分析處理服務平臺、算法與技術開放平臺、智能系統安全公共服務平臺、多種生物特征識別的基礎身份認證平臺等基礎資源服務平臺,以及面向前沿研究的類腦基礎服務平臺。

人工智能雙創服務平臺是指提供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工具、檢驗評測、安全、標準、知識產權、創業咨詢等專業化創新創業服務的公共平臺。

16

1.5.2人工智能軟件

主要包括理論與算法、基礎軟件、應用軟件。

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包括深度學習、類腦智能等理論與算法。深度學習是指基于感知數據、多媒體、自然語言等大數據的深度學習理論與算法,類腦智能是指類腦神經計算系統、類腦信息處理等類腦智能領域的前沿理論與算法。

人工智能基礎軟件包括面向人工智能優化的操作系統、中間件、開發工具等軟件技術,包括開源的軟件開發平臺或函數庫。

人工智能應用軟件包括計算機視聽覺、生物特征識別、復雜環境識別、新型人機交互、自然語言理解、機器翻譯、智能安全預警與控制、智能決策控制、網絡安全等應用軟件技術。

1.5.3智能機器人及相關硬件

包括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以及括面向人工智能的處理器、智能傳感器等重要器件。

1.5.4人工智能系統

人工智能系統包括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行業應用系統。

人工智能通用應用系統主要包括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綜合生物驗證系統、智能搜索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客服系統等。

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系統主要包括在制造、健康醫療、教育、環境、交通、商業、金融、物流、文化、網絡安全、社會治理、

17

益民服務等重要生產性及公共服務領域的人工智能系統。典型應用系統如智能家居、智能汽車、智能無人系統、智能安防、智慧健康等智能應用系統。

2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2.1智能制造裝備產業

2.1.1智能測控裝置

智能控制系統,指用于數控機床、基礎制造裝備、流程工業裝備及其他制造裝備中,實現控制功能的工業控制系統。包括機床數控系統、分散型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可編程控制系統、嵌入式專用控制系統、安全控制系統、工業計算機系統等。

智能儀器儀表,指用于離散制造和流程工業裝備中,連續測量溫度、壓力、流量、物位等變量,或者測量物體位置、傾斜、旋轉等物性參數以及物質成分的儀器和儀表。包括傳感器及其系統、智能(溫度、壓力、流量、物位)測量儀器儀表、智能執行器、特殊變量在線測量儀器儀表、智能化實驗分析儀器、在線分析儀器、在線無損探傷儀器、在線材料性能試驗儀器、智能電表、智能水表、智能煤氣表、智能熱量表及其監測裝置等其他智能儀器儀表。

18

2.1.2智能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

高速精密重載軸承。包括P4、P2級高速精密數控機床軸承,P5、P4級高速精密冶金軋機軸承。

高速精密齒輪傳動裝置,指用于傳遞動力,實現機械輸送和提升重物的基礎件,鉸接式鏈條等高速精密機械傳動裝置。

伺服控制機構,指使輸出的機械位移(或轉角)準確地跟蹤輸入的位移,用來精確地跟隨或復現某個過程的反饋控制系統。包括高性能變頻調速設備、數位伺服控制系統、網絡分布式伺服系統。

液氣密元件及系統,指以液體和氣體為工作介質,靠液體和氣體壓力來傳送能量的裝置。包括高壓大流量液壓元件和液壓系統、智能化閥島、智能定位氣動執行系統、高頻響電液伺服閥和比例閥、高性能密封裝置、高轉速大功率液力耦合器調速裝置。

2.1.3工業機器人與工作站

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中替代人類做一些作業,例如搬運、焊接、裝配、涂裝、水切割等。

工業機器人工作站,指以工業機器人為主體,配以相關裝置,為完成某一工序相對獨立的工作系統。工業機器人工作站可以與其他工作站或裝置構成自動生產線或其他復雜自動化智能系統。19

2.1.4智能加工裝備

數控機床,指數值控制的金屬加工機床。包括數控金屬切削機床、數控金屬成形機床、數控特種加工機床等。

智能基礎制造裝備,指用于各種成形、連接、熱處理、表面處理的智能裝備和系統及自動生產線。包括智能鑄造島、智能焊接系統、智能熱處理生產線、智能鍛造生產線、用于復合材料生產的智能設備和生產線等。

2.1.5智能物流裝備

智能物料搬運裝備,指用于制造車間內或車間之間物料移動、搬運的智能裝備,包括自動導引小車(AGV)、激光導引小車(LGV)、智能懸掛輸送系統等。

智能倉儲裝備,指能自動存儲和取出貨物的智能裝備和系統,包括自動化立體倉庫及其自動識別系統、巷道堆垛機、專家系統等。

智能港口裝卸設備(用于自動化碼頭集裝箱、散貨等裝卸、輸送的智能裝備和系統,包括集裝箱自動導引車、自動摘鎖裝置、無人堆場智能控制系統、港口集裝箱起重機遠程操控系統等)。

農產品智能物流裝備,指用于農產品物流微環境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貨架期信息智能監控及預警預報的農產品倉儲及運輸專用裝備、農產品專用智能物流包裝裝備等。

20

2.1.6智能農機裝備

智能農機裝備指智能農業動力機械、高效精準環保多功能農田作業裝備、糧食作物高效智能收獲裝備、經濟作物高效智能收獲與智能控制裝備、設施智能化精細生產裝備、農產品產后智能化干制與精細選別裝備、食品工業化加工與智能制造裝備。

2.1.7增材制造(3D打印)

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設備是依據三維CAD設計數據,采用離散材料(液體、粉末、絲、片、板等)逐層累加原理制造實體物件的技術設備。包括粉末/絲狀材料高能束燒結或熔化成形、絲材擠出熱熔成形、液態樹脂光固化成形、液體噴印成形、片/板材粘結或焊接成形等。增材制造相關服務。

2.2航空產業

2.2.1民用飛機(含直升機)

60-90座級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及改進改型,150-200座級單通道干線飛機及改進改型,250-300座級雙通道大型干線飛機及改進改型,新型通用飛機(含公務機),新型直升機、無人駕駛飛機等飛行器整機及其關鍵零部件、專用裝備。

21

2.2.2航空發動機

新型渦扇發動機,新型渦軸發動機,新型渦槳發動機,新型活塞發動機、應用航空生物燃料的渦輪發動機等民用航空發動機整機及零部件。

2.2.3航空設備及系統

民用航空機載設備及系統(航電設備及系統、機電設備及系統),機載任務設備及系統,空中交通管制設備及系統,地面支持設備及系統。

2.2.4航空材料

民用航空材料。包括新型航空鋁、鎂、鈦合金、復合材料等。

2.2.5航空運營及支持

航空示范運營、現代航空物流、航空商務服務、航空運營支持服務、民用飛機客戶服務(包括客戶培訓、航材支援、工程技術服務、技術出版物全壽命服務和飛行運行支援)、通用航空服務等。

2.2.6航空維修及技術服務

航空維修、航空再制造、航空技術服務等。

22

2.3衛星及應用產業

2.3.1空間基礎設施

航天器系統(包括各類應用衛星),先進衛星平臺及有效載荷,先進衛星分系統部組件產品。運載火箭,火箭發動機,先進運載火箭部組件。航天器測控地面站、移動測控設備。基于自主數據源的高速全交換式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系統,基于網格架構的衛星遙感數據處理、存儲系統,面向服務的衛星遙感數據分發系統,遙感衛星地面標校系統和增強系統。遙感衛星地面真實性檢驗場網與實驗室仿真試驗設施和綜合測試與評價系統。衛星通信上行站、關口站。導航衛星地面監測站、導航信號增強系統等。

2.3.2衛星通信應用系統

通信衛星地面用戶終端、便攜式多媒體終端以及采用衛星通信新技術(新協議)的高性價比地面通信系統,低軌數據采集衛星應用終端,應急減災衛星通信應用系統,寬帶/高頻/激光衛星通信應用系統。與衛星固定通信業務、衛星移動通信業務、電視衛星直播業務(衛星數字音頻廣播)和互聯網寬帶接入等四大業務相關的地面終端設備及其關鍵配套件。移動中衛星通信設備。衛星搜救系統地面站(MEOLUT)與用戶信標。基于衛星直播技術的數字內容投遞服務、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服務。適應于衛星通信應用系統的芯片產品、天線產品等。

23

2.3.3衛星導航應用服務系統

衛星導航多模增強應用服務系統(含連續觀測網絡、實時通信網絡、數據處理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導航信息行業應用(含各部門及區域的應用,如高精度形變監測、交通安全、應急服務等),基于北斗兼容型多模衛星導航芯片、個人移動信息終端SOC芯片,RNSS授時接收機,基于位置信息的綜合服務系統及其應用服務終端(與無線通信網絡結合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技術和室內定位技術)、具有導航、通信、視聽等多種功能的車輛、船舶信息系統、個人導航信息終端,兼容型衛星導航接收機,衛星導航用芯片和嵌入式軟件,基于BD-2的氣象測風終端、高現實性導航電子地圖。衛星導航高精度測地應用平臺,精確授時設備,衛星導航產品專用測試設備,衛星導航應用系統集成產品等。

2.3.4衛星遙感應用系統

衛星遙感系統綜合應用平臺,遙感數據標準產品,遙感數據增值產品。衛星遙感在國土測繪與監測、氣象觀測與服務、資源考察、城市規劃管理與監測、交通運輸、農林水利監測、地質勘探、海洋監測、地震、環保監測、防災減災、地球系統科學與數字地球等領域的應用系統,衛星遙感區域應用系統,城市空間信息服務。遙感應用支撐數據庫、軟件,遙感試驗觀測關鍵設備和儀器,數字化綜合應用(3S+C)終端。航空遙感應用系統。

24

2.3.5衛星技術綜合應用系統

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多元數據管理規模化信息處理系統,業務化、標準化信息終端,農業、海洋、林業、水利、資源城市管理、環境保護、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領域及石化、能源等重點行業的應用系統,基于位置信息網絡、寬帶通信網絡和高分辨率遙感數據服務的商業消費產品終端、可穿戴電子設備等產品。

2.4軌道交通裝備產業

2.4.1高速鐵路機車車輛及動車組

350km/h、250km/h等級及更高速度干線高速動車組,200km/h速度等級動車組,高速檢測列車、高寒防風沙動車組、城際動車組、雙層動車組、智能高速列車等譜系化動車組。交流傳動客貨運機車、調車機車,適用于高海拔、高寒交流傳動機車,混合動力機車。新型鐵路客車。大軸重長編組重載貨運列車,快速貨運列車。上述各類機車車輛及動車組的成套關鍵設備。

2.4.2城市軌道交通車輛

城市軌道地鐵、輕軌車輛,市域軌道車輛,現代有軌電車,儲能式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先進單軌車輛,中低速磁浮車輛。上述各類車輛的成套關鍵設備。

25

2.4.3軌道交通通信信號系統

高速、城際鐵路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高速寬帶車地無線通信系統。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CBTC互聯互通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全自動運行系統(FAO)、LTE車地無線通信系統。現代有軌電車及其他軌道交通形式的信號控制系統。軌道交通計算機聯鎖系統,軌道電路、應答器、計軸設備。貨運編組站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軌道交通道岔轉換系統、道岔融雪系統。

2.4.4軌道交通工程機械及部件

鋼軌探傷、打磨、銑磨車,道岔打磨、配砟整形車,高效軌道清潔、清篩車,高效線路搗固、穩定車,綜合巡檢車,鐵路移動加載試驗車,橋梁及隧道狀態檢測維修車,接觸網多功能檢修作業車。上述各類車輛的成套關鍵設備。雙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組合式工程及養路機械裝備。高速、重載、城市軌道用鋼軌及道岔。

2.4.5軌道交通專用設備、關鍵系統及部件

鐵路專用牽引供電系統,城市軌道交通牽引供電系統、能饋式牽引供電系統。動車組、機車、車輛網絡控制系統,列車網絡控制系統,牽引控制系統。軌道交通交流牽引傳動功率變流裝置,中低速磁浮列車控制系統,混合動力機車控制及電能管理系統,儲能式城軌車輛動力系統,上述系統的關鍵零部件。高速、城際、

26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制動系統,客貨運機車制動系統,重載、快速貨物列車制動系統,磁軌制動裝置,渦流制動裝置,制動系統用高可靠性氣動元件。軌道交通專用齒輪箱、驅動裝置,高速動車組車軸、車輪、軸承等關鍵基礎材料和零部件,減震降噪彈性車輪。輕量化車體。大功率中速柴油機,中等功率高速柴油機,雙燃料發動機。動車組、機車、城軌車輛用異步牽引電機,永磁牽引電機,輕量化新型變壓器。車載安全防護系統,牽引供電遙控、遙監、遙測系統,自然災害防災及預警系統。

2.4.6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關鍵設備和系統

軌道交通調度指揮、調度集中系統,綜合監控系統及關鍵設備;軌道交通應急管理系統及關鍵設備;軌道交通旅客信息服務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屏蔽門系統及關鍵設備;軌道交通路基、橋梁、隧道、軌道狀態監測和預警系統及關鍵設備大摻量、高附加值綜合利用產品。

2.5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2.5.1海洋工程平臺裝備

物探船、工程勘察船、大型海洋(極地)科學考察船、海洋調查船、海底資源調查船、水文測量船、極地破冰船、落管拋石船、自升式鉆井平臺、自升式修井作業平臺、半潛式鉆井平臺、半潛式生產平臺、半潛式支持平臺、鉆井船,浮式生產儲卸裝置

27

(FPSO)、半潛運輸船、起重鋪管船、鋪纜船、風車安裝船、多用途工作船、平臺供應船、大型起重船、潛水作業支持船、平臺守護船、環保/救援船、ROV支持船、多功能動力定位船、液化天然氣浮式生產儲卸裝置(LNG-FPSO)、液化石油氣浮式生產儲卸裝置(LPG-FPSO)、深吃水立柱式平臺(SPAR)、張力腿平臺(TLP)、浮式鉆井生產儲卸裝置(FDPSO)、自升式生產儲卸油平臺、多金屬結核、天然氣水合物等深海資源開采設備,海水提鋰等海洋化學資源開發裝備等。海底支持維護船、飽和潛水船、海洋工程支持居住船、海底管道巡檢船、自升式/半潛式生活平臺、半潛式修井平臺、經濟型深水鉆井平臺、極區(冰區)鉆井平臺、浮式液化天然氣生產儲卸裝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氣存儲再氣化裝置(LNG-FSRU)、深海可燃冰勘探裝備、海底礦產開采平臺(船)、海洋核動力平臺、島礁浮動平臺、深海空間站。海上機場、海上衛星發射場等空間資源開發裝備等。

2.5.2海洋工程關鍵配套設備和系統

自升式平臺升降系統、深海錨泊系統、動力定位系統、FPSO單點系泊系統、大型海洋平臺電站、大型海上發電用內燃機/雙燃料燃氣輪機、天然氣壓縮機、燃氣動力模塊、儲能電池組系統模塊、自動化控制系統、大型海洋平臺吊機、水下設備安裝及維護系統、物探設備、測井/錄井/固井系統及設備、鋪管/鋪纜設

28

備、鉆修井設備及系統、大型油氣加工處理系統、安全防護及監測檢測系統,小型高效油氣水分離設備,半潛式鉆井平臺鉆柱補償系統及隔水管補償系統、海水污染物與廢棄物快速分離/回收/應急處置設備以及其他重大配套設備、深遠海海洋觀測系統、海底觀測網絡、海上試驗場、海洋裝備核心配套產品與材料檢測、試驗、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等。鉆井船定位絞車、泥漿系統、鉆井系統、井控系統、海洋工程船舶綜合信息集成管理系統、天然氣預處理及液化系統、LNG再氣化系統。

2.5.3海洋工程裝備服務

海洋工程裝備研發實驗(試驗)服務、工程設計和模塊設計制造服務,海洋工程裝備安裝調試服務、維修保障服務,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咨詢和交易服務、中介代理服務、信息咨詢服務,海洋工程裝備投資咨詢服務、信貸金融服務、保險擔保服務、法律服務、海洋工程風險評價、評估與排查服務等。

2.5.4海洋環境監測與探測裝備

海洋水文氣象岸基與海上平臺基觀測臺站用傳感器、設備與系統,船用水文氣象觀測傳感器、設備與系統,水文、氣象與水質觀測浮標,潛標、海床基、移動觀測平臺(AUV、ROV、滑翔器等),海洋水質與生態要素測量傳感器與設備,聲學測量與探測設備、光學測量與探測設備、高頻地波雷達、S/C/X波段測波雷

29

達、水位與波浪雷達、海洋型通用通訊模塊、船用水文與地質調查絞車、深海通用材料與接插件等輔助設備。

2.5.5海洋能相關系統與裝備

海洋能發電機組。包括萬千瓦級環境友好型低水頭大容量潮汐水輪發電機組,300千瓦以上潮流發電機組,百千瓦級新型波浪能發電機組。

海洋能相關系統與設備。包括海洋能開發前期水文觀測、地質地形觀測、勘察設備,海上施工、運輸、安裝、維護船只及相應設備,海底電纜相關設備、海底電纜故障檢測設備、連接器,防附著及防腐材料。

海洋能裝置研發公共支撐平臺相關系統與設備。包括海洋能海上試驗場、海洋能綜合檢測中心、海洋動力環境模擬試驗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運行所需要的相關設備。

2.5.6水下系統和作業裝備

水下采油樹、防噴器,水下成撬化生產裝置、抽油設備,水下設施應急維修設備,應急減災和消防設備,ROV/AUV和多功能水下機械手、載人深潛器、海底管線焊接設備、鉆井/生產隔水管、水下管匯、壓縮機、分離器、增壓泵、水下控制系統、臍帶纜系統、海底礦石采集系統等。

30

2.5.7海水養殖和海洋生物資源利用裝備

高產量、全控制、精準化、標準化、模塊化、高循環率的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備、整裝系統,抗12級臺風的深遠海網箱養殖整裝系統,筏式/底播養殖、特殊培養系統、養殖動植物采收等海水養殖專用設備,新型海洋水產品加工設備和互聯網+智能化服務系統。

3新材料產業

3.1新型功能材料產業

3.1.1新型金屬功能材料

稀有稀貴金屬材料如金屬儲氫材料,鈷基非晶軟磁合金薄帶,鎳基非晶軟磁合金薄帶,鎢鉬材料如鉬合金、鉬銅合金、鉬鈦鋯合金等,鉭鈮材料如高比容鉭粉、高性能鈮合金,鈧納合金材料,鈹材及鈹制品等;鈦及鈦合金粉體材料,多孔鈦及鈦合金材料,鈦及其合金壓延材料等;Al-Ca合金,Al-In合金,Al-V合金,Al-Ca-In合金,鋁合金壓鑄材料產品等;新型金屬纖維多孔材料,超細高純活性鋅粉,硬質合金材料,功能性金屬粉末材料等;泡沫銅、泡沫鋁、泡沫鎳等泡沫金屬材料。

3.1.2新型功能陶瓷材料

熱電陶瓷材料,壓電陶瓷材料,鐵電陶瓷材料,介電陶瓷材料,超導電陶瓷材料,高導熱陶瓷材料,磁阻陶瓷材料,自旋電

31

子陶瓷材料,低溫燒結復相陶瓷,高溫過濾及凈化用多孔陶瓷材料。

3.1.3稀土功能材料

高性能稀土(永)磁性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儲氫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超磁致伸縮材料,稀土光導纖維,稀土激光晶體,稀土精密陶瓷材料,高性能稀土拋光材料,稀土磁光存儲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以及稀土納米材料,高純稀土化合物,稀土環保顏料等。

3.1.4高純元素及化合物

高功率石墨電極,鋰離子電池負極用石墨,中間相碳微球,人造金剛石等,高純鍺,高純鋁,高純鋅,高純碲,高純硒,高純鎘,高純汞,高純砷,高純硫,高純度砷化鎵,高純度硒化鎵,高純度碲化鎘,鎳鈷酸鋰、鎳錳酸鋰二元體系,鎳鈷錳酸鋰、鎳鈷鋁酸鋰三元體系。

3.1.5表面功能材料

功能型涂料,新型涂層材料,環境友好型防腐涂料,環境友好型高性能工業涂料,高溫陶瓷涂敷材料,高檔汽車用金屬顏料,水性重防腐涂料,耐高溫抗強堿涂料,防火阻燃涂料,磁性熱敏涂層材料,自清潔涂層材料,醫用生物活性陶瓷涂層。

32

3.1.6高品質新型有機活性材料

高品質無機顏料,新型有機/還原/分散染料,高品質有機顏料,新型油墨,無PCB酞菁銅,熒光增白系列。

3.1.7新型膜材料

生物功能和仿生分離膜材料,質子膜材料,離子交換膜,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均相系列荷墊膜,聚烯烴類微濾膜,液體脫氣膜,汽液相分離膜,膜內轉印用膜,氯堿用膜材料,無機分離催化膜材料,反滲透膜材料,陶瓷分離膜材料,滲透氣化和蒸汽滲透分離膜材料,動力電池用復合膜、涂布膜,其他功能膜材料。

3.1.8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學材料

光功能玻璃及纖維,電磁功能玻璃,耐熱性能玻璃,機械性功能玻璃,航空、車輛特種玻璃,節能玻璃,光學晶體材料,環境功能(調光、隔音、隔熱、電磁屏蔽、防輻射)玻璃等。

3.1.9生態環境材料

生物材料,環境降解材料,環境友好型涂料,環境污染治理材料,電子電器產品限用物質替代材料,低碳型和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生態建材。綠色印刷材料。

3.1.10高品質合成橡膠

耐熱、耐蝕、耐磨損功能橡膠,特種橡膠材料,氟橡膠、硅橡膠,熱塑性彈性體、新型反式丁戊共聚橡膠等其他橡膠材料。33

3.1.11高性能密封材料

高效密封劑、密封膠和膠帶,轎車及中高檔輕型車覆蓋件,結構件及動力傳動、減振、制動系統用密封材料,大型成套設備高壓、液壓、氣動系統用密封件,電力設備高溫、高壓機械用密封件,石油化工業用高速透平壓縮機的非接觸氣膜密封件,金屬磁流體材料與密封件,高性能無石棉密封材料,高性能碳石墨密封材料,高性能無壓燒結碳化硅材料,自潤滑密封材料,航空航天用聚硫密封劑材料。

3.1.12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劑

固體酸催化劑,固體堿催化劑,生物催化劑,新型石油化工催化劑,化工、醫藥及環保用催化劑,新型煤化工催化劑,高溫燃料電池催化劑,新型光催化材料及其他助劑。

3.1.13新型化學纖維及功能紡織材料

抗菌抑菌纖維材料,抗靜電紡織材料,阻燃纖維材料,抗熔滴纖維材料,相變儲能纖維材料,導電纖維材料,抗輻射紡織材料,抗紫外線功能纖維材料,耐化學品纖維材料,輕量化纖維材料,土工纖維材料,醫衛纖維材料,環保濾布材料,防刺防割布料等。

3.1.14其他功能材料

超材料、石墨烯材料、3D打印基礎材料等。

34

以海洋生物為來源的醫學組織工程材料,新型功能紡織材料、藥用輔料、生物纖維材料、生物分離材料、生物環境材料、生物防腐材料等海洋生物材料。

3.2先進結構材料產業

3.2.1高品質特種鋼鐵材料

核電用、超超臨界火電用、高性能汽車用、高速鐵路用等特殊鋼型材及其鍛件,高品質不銹鋼,高性能工模具用鋼,耐腐蝕及耐高溫,高壓高強鋼,高性能工程用鋼等;鐵基高溫合金鑄件,特殊鋼鑄件,高強度低溫和超低溫用可焊接鑄鋼件等,特殊品種高級無縫管等。高速鋼、模具鋼、高速鋼薄扳、模具鋼薄扳、鈦及鈦合金薄扳、雙金屬結構材料,鎂及鎂合金薄扳;高速鋼扁絲、鈦及鈦合金絲。

3.2.2高性能有色金屬及合金材料

高精度銅及管、棒,線型材產品,銅鎳、銅鈦、鈹銅等銅合金管、棒、線型材,高強高導銅材,電解銅箔,壓延銅箔,電子銅,銅合金引線框架,高性能接插元件等電子產品用銅壓延材料,其他高性能銅及銅合金壓延產品。高性能鋁及鋁合金線、棒、帶、管、板、異型材等產品,電容器鋁箔,親水,特薄鋁及鋁合金箔材,半凝固態鑄造加工的鋁和鋁合金材,高強度鋁合金鍛件。高性能鈦及鈦合金線、棒、帶、管、板、異型材等,鈦及鈦合金模

35

鍛件,旋鍛件,鑄鍛件,醫用鈦合金材料(髖關節,骨釘,骨板),醫用鈦合金器件,大規格特種鈦合金鍛件。純鎳,鎳合金絲,線、棒、管、帶、板等型材,印花鎳網,鎳基合金、鈷基合金鑄件。高性能鎂合金及變形鎂合金,鎂合金腐蝕控制及防護,鎂合金鍛件。

3.2.3新型結構陶瓷材料

透明氧化鋁材料,高純氧化鋯材料,新型超硬材料(氮化硅、氮化硼、碳化硼),陶瓷纖維復合材料,氧化鋯增韌陶瓷、人造寶石。

3.2.4工程塑料及合成樹脂

新型工程塑料與塑料合金,新型特種工程塑料,新型氟塑料,液晶聚合物,高性能熱塑性樹脂,阻燃改性塑料,ABS及其改性制品,HIPS及其改性材料,不飽和聚酯樹脂專用料,汽車輕量化熱塑性復合材料。新型聚氨酯材料。高性能環氧樹脂,聚雙馬來酰亞胺樹脂,聚酰亞胺樹脂,聚異氰酸醋樹脂,酚醛樹脂。

3.3高性能復合材料產業

3.3.1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

高性能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碳/碳復合材料,高強玻璃纖維、連續玄武巖纖維、陶瓷纖維、石墨纖維等無機非金屬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

36

芳砜綸纖維,聚苯硫醚纖維,聚四氟乙烯纖維,聚酰亞胺纖維、酚醛纖維、高吸水性纖維等具有耐腐蝕、耐高溫、高強高模、抗燃、傳導等功能的新型纖維。高性能樹脂復合材料的高效低成本、自動化成型。具有透波、吸波、電磁屏蔽、隱身等功能的結構/功能一體化復合材料,具有自檢測、自診斷、自修復、自適應等功能的智能復合材料,阻燃功能復合材料,裝甲功能復合材料,熱防護功能復合材料,梯度功能復合材料。

3.3.2金屬基復合材料和陶瓷基復合材料

用碳化硅、碳化硼、硼化鈦、氮化硅纖維、晶須、顆粒等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銅基復合材料,滿足高溫、高壓、高速和有腐蝕介質服役環境的鈦基陶瓷復合材料、鎂基陶瓷復合材料、鋁基陶瓷復合材料,鈦基復合材料,鎂基復合材料,鎳基復合材料,鈹基復合材料,難熔金屬基復合材料,高溫合金基復合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基復合材料。用連續碳化硅等纖維、晶須、顆粒補強的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溫結構陶瓷基復合材料。

3.3.3其他高性能復合材料

軟磁復合材料,軌道交通綠色復合材料,熔紡氨綸材料等。37

4生物產業

4.1生物醫藥產業

4.1.1新型疫苗

肝炎、瘧疾、結核、艾滋病、手足口病等重大或新發傳染病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人畜共患病疫苗以及針對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性疫苗。流感百白破(無細胞)、水痘、麻疹、甲肝、脊髓灰質炎等傳統基礎免疫用疫苗升級換代和聯合疫苗。新劑型口服疫苗,吸入性疫苗。

疫苗抗原大規模培養、疫苗抗原純化技術、蛋白純化生產新工藝技術,疫苗安全性與免疫性相關技術,凍干疫苗耐熱保護技術和疫苗質量快速評價技術和方法等。

4.1.2生物技術藥物

治療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難治性疾病以及用于緊急預防和治療感染性疾病的抗體類藥物,免疫原性低、穩定性好、靶向性強、長效、生物利用度高的基因工程蛋白質藥物。針對惡性腫瘤等難治性疾病的細胞治療產品和基因治療藥物。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等產品。利于提高血漿利用率的血液制品。

38

基因工程藥物、抗體藥物、核酸藥物、穩定表達細胞系構建技術等的規模化制備生產技術、蛋白質工程技術、化學修飾技術、長效、緩釋、控釋等生物制劑技術,疫苗的新型載體、佐劑、穩定劑和保護劑,細胞治療相關技術。

4.1.3化學藥品與原料藥制造

抗病毒、抗耐藥菌、抗深部和多重真菌、抗耐藥結核桿菌、抗其他微生物(如衣原體、支原體、瘧疾、寄生蟲等)的新型抗感染藥物,治療肺癌、肝癌等我國高發腫瘤疾病的毒副作用小、臨床療效高的靶向、高選擇性抗腫瘤藥,防治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及治療糖尿病等內分泌及代謝疾病的作用機制新穎、長效速效、用藥便捷的新型單、復方藥物,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銀屑病、痛風、免疫低下等疾病以及移植排異反應的新型免疫調節劑。針對抑郁、焦慮、失眠、精神分裂等精神性疾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慢性神經性疼痛等,解除癥狀的新型速效藥物和緩解病情的新型長效藥物。兒童疾病治療的新型藥物,“孤兒病”治療藥物。

藥物生產的分離純化、手性合成和拆分、生物催化合成、晶型制備,藥物生產在線質量控制,藥物信息等技術;制劑生產的緩釋、控釋、長效制劑,速釋制劑,靶向釋藥,透皮和粘膜給藥制劑等新劑型工藝技術。

39

4.1.4現代中藥與民族藥

圍繞重大疾病針對中醫藥臨床治療優勢病種的中藥新藥和中藥健康產品開發研究。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有效組分明確、作用機理清晰、制備工藝先進的中藥新藥。療效確切和市場占有率高的二次開發中成藥大品種。

有顯著療效的二次開發民族藥,針對民族和地方傳統用藥的新用途、新技術開發的新品種,源于昆蟲動物開發的民族特色動物藥物新品種。

中藥提取精制、中藥制劑、中藥材種植、中藥飲片炮制加工技術和裝備、中藥材農藥殘留、重金屬及有害元素等安全限度研究、中藥質量控制標準研究等,以及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源于昆蟲動物藥的提取精制及質量控制特種技術等。

中藥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技術體系與裝備開發研究。中藥飲片炮制加工技術、中藥質量控制技術裝備等。

4.1.5生物醫藥關鍵裝備與原輔料

用于疫苗和藥物生產的清潔動物(包括胚胎)、細胞系、培養基,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天然藥物的生產、藥物活性成分等分離用的高精度、自動化、程序化、連續高效的設備和介質,以及適用于生物制品廠的生產裝置等。新型固體制劑用輔料,新型包衣材料,新型注射用輔料,藥用制劑預混輔料。

40

4.1.6生物醫藥服務

針對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和醫療器械等不同類型的創新產品,以獲得上市許可為目標的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的委托合同研究(CRO)。不同規模的原料、輔料和制劑的委托合同生產(CMO)。生物資源(包括人類、動植物及微生物資源)及其他特殊樣本庫(化合物庫、細胞庫、抗體庫和其他生物元件庫)的收集、保存和發掘利用服務。生物信息系統(基因組信息、蛋白組信息、系統生物學信息等)和數據庫的建立、維護和發掘利用服務,生物大數據、醫療健康大數據共享平臺。基因測序、藥物篩選、實驗動物模型、規模化動植物轉基因等方面的專業技術服務。實驗室儀器設備、試劑的供應、維護、檢測監測服務。生物安全實驗室、GMP生產車間的設計、建造、維護、報批和監控服務。針對個性化健康保障和精準醫療的基因檢測服務,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能診療生態系統,針對重大疑難病癥的生物治療服務,基于物聯網等技術開展的社區和家庭遠程健康管理服務。

4.2生物醫學工程產業

4.2.1醫學影像設備及服務

醫學影像設備。包括多能多排螺旋計算機斷層成像(CT)、永磁磁共振或高場強超導磁共振成像(MRI),腦磁圖(MEG)和功能近紅外光譜成像(fNIRS),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

41

高性能超聲成像(USI)及其一體化多模態混合成像設備;高性能電子內窺/腔鏡(ES)(如胃鏡、喉鏡、支氣管鏡、腹腔鏡、關節鏡等)及其超聲、光學相干、熒光、共聚焦等復合模態成像系統;高性能數字放射攝像(DR)、數字血管造影(DSA),以及胃腸、乳腺、膀胱、口腔等專科數字放射攝像;手提式、便攜式、可移動、車載等多功能醫學成像系統及其配套設備。

核心部件包括高場超導磁體、超導射頻陣列表面線圈、MRI用低溫制冷機、高熱容量X線球管、快速多排CT探測器、非晶硅/氧化物平板平X-射線探測器、磁兼容全數字固體PET探測器、高密度面陣超聲探頭、低劑量探測器等核心部件及其關鍵技術。

醫學影像服務。包括遠程影像診斷、移動影像診療、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等服務相關的配套設備和技術。

4.2.2先進治療設備及服務

腫瘤治療設備。包括具有實時的運動跟蹤、圖像引導、適形、調強等先進功能的電子直線加速器、質子/重離子回旋加速器的放射治療系統及其高精度治療計劃系統;磁感應、高強度聚焦超聲(HIFU)、射頻、微波、氬氦刀等腫瘤熱療、消融、冷療設備及其治療監測系統;硼中子捕捉治療系統及其靶向藥物。

手術治療設備。包括術中定位、術中成像、術中監護、影像導航等設備及其信息系統;數字化、一體化的外科手術、介入治

42

療、術中治療、微創治療等混合手術室設備及其信息系統;腹腔、胸腔、泌尿、骨科、介入等手術輔助機器人及其配套微創手術器械;高性能的激光、超聲、等離子、高頻等新型手術器,具有麻醉深度監測和控制等功能的數字麻醉機工作站。

康復治療設備。包括植入式神經刺激器、多腔心臟起搏器、植入式除顫器、人工電子耳蝸;聲、光動力學治療及其增敏劑;超快電磁脈沖、超高靜電場、大功率激光、電磁場、電磁波、超聲、光學、力學等康復理療設備;具有實時的三維肌力測評、步態分析、平衡測評控制、四肢聯動、功能性電刺激(FES)、生物反饋、運動監測、感覺測試等功能的康復訓練和治療機器人;肌體功能訓練、行為、心理、認知干預的康復訓練和測評系統。

專科治療設備。包括眼科準分子激光治療儀、泌尿激光治療儀、內鏡激光治療儀、口腔治療設備;基于影像融合的心臟傳導三維標測及射頻消融治療系統;基于傳統醫學原理的中醫治療設備。

生命支持設備。包括具有新型通氣模式的高性能呼吸機、人工心肺機、體外膜肺氧合系統、心臟功能輔助裝置;持續血液凈化系統、血液透析機、腹膜透析機、人工肝治療儀、血液灌流、血漿吸附及血漿置換設備和耗材;重癥監護系統、自動除顫器、心肺復蘇裝置。

43

康復治療服務。包括第三方腫瘤放射治療中心、社區血凈化中心、社區慢病治療中心、社區康復理療中心、社區康復訓練中心等服務相關的配套設備和技術。

4.2.3醫用檢查檢驗儀器及服務

醫用檢查檢驗儀器。包括心電、腦電、肌電、誘發電位、眼肌電等電生理信號檢測分析儀,新型的血管功能、心功能、肺功能及心肺功能測試分析儀,連續動態心電、腦電、血壓、血糖、血紅蛋白等檢測分析儀,低生理低心理負荷呼吸睡眠監測分析儀,多功能多參數生理參數監護儀;多普勒血流成像儀、超聲骨密檢測分析儀、眼科光相干層析成像(OCT)等專科診斷設備;無創/微創顱內壓監測儀、無創/微創血糖測試儀、無創活體生化分析裝置;基于物聯網、可穿戴、傳感網絡、移動通信、全球定位等技術的健康信息終端、全科檢查裝置、生命信息監測裝置及其相關的信息系統和云平臺;肺癌、胃癌、肝癌、腸癌、乳腺癌、宮頸癌等重大慢病篩查診斷設備。

體外診斷檢測儀器。包括高精度、高通量(快速)、全自動的生化、電解質、血氣、尿液、體液、糞便、陰道分泌物、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特定蛋白、血細胞、微生物、代謝、營養、血凝等檢測分析儀器(含干式)及其疾病診斷和篩查信息系統;全自動、高通量、高靈敏度的酶聯光度、電化學、化學發光、電

44

化學發光、熒光、時間分辨熒光、均相時間分辨熒光等方法的免疫分析系統,與組織/細胞檢測分析相關的儀器、免疫組化自動化染色儀及其配套試劑;醫用質譜分析儀、醫用色譜分析儀、微量分光光度計、自動化血型測定儀、流式細胞分析儀、共聚焦掃描儀、現場快速多參數生化檢測儀(POCT)、微生物培養儀;無汞體溫計、各類體外診斷用試劑、試紙及其配套設備與耗材。

分子診斷檢測儀器。包括實時熒光定量PCR儀、熒光原位雜交儀、高通量基因測序儀、恒溫芯片核酸實時檢測系統、生物芯片閱讀儀、生物芯片雜交儀、生物芯片洗干儀、超分辨分子顯微成像系統、快速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分子生物信息分析處理系統。

醫用檢查檢測服務。包括第三方體外診斷中心、健康查體中心、健康檔案和信息采集中心、分子診斷信息中心、健康小屋等服務相關的配套設備和技術。

4.2.4植介入生物醫用材料及服務

生物醫用植介入體。包括血管造影/中央靜脈/球囊擴張等醫用導管和導絲、藥物洗脫及可降解心血管支架、腦血管支架、大動脈支架;先心病封堵器、機械/生物人工心臟瓣膜、聚酯/膨體聚四氟乙烯/生物型/生物陶瓷等人工血管、髖/膝/肩等人工關節假體、骨誘導人工骨、軟性/硬性人工晶體、人工角膜/羊膜等眼

45

科植入物、聚酯/碳素纖維/生物等人工韌帶;基于組織工程、生物打印和3D打印的新型生物醫學植介入體。

生物醫用材料。包括具有藥物緩釋功能的膠原基/聚乳酸基/鉭基等生物陶瓷類骨修復材料、活性硅酸鈣/磷酸鈣復合骨水泥、人工骨/金屬骨固定材料、人工椎間盤等骨植入材料、種植牙/牙周組織引導膠原膜/齒科專用膠原止血海綿等齒科植入物、昆蟲動物源的生物可容性皮膚修復與美容控緩釋藥用生物膜材料,腦血管/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液態血管/聚乙烯醇等栓塞劑、基因重組血紅蛋白攜氧治療劑/脂質體包囊血紅蛋白攜氧治療劑/聚合血紅蛋白攜氧治療劑等人工血液,牛跟腱I型膠原膜/豬源心包膜/牛心包膜/膨體聚四氟乙烯等硬腦膜修補材料、中樞神經修復材料、透明質酸及膠原蛋白等軟組織填充材料、細胞組織誘導性生物材料、具有止血/抗炎/修復等功能的殼聚糖基/海藻酸鈉基等生物活性敷料。

生物醫用材料服務。包括個性化醫用植介入制造服務中心及其相關的配套設備和技術。

4.3生物農業產業

4.3.1生物育種

生物育種涉及的主要技術,包括農業生物重要功能基因發掘、分離與克隆技術、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基因工程(轉基

46

因)育種技術、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植物脫毒性組織培養快繁技術、細胞工程育種技術、動物胚胎工程技術、動物克隆技術、動植物生物反應器技術、染色體操作技術、植物單倍體、雙單倍體及多倍體誘導育種技術、種質資源輻照誘變育種技術、航天育種技術,以及基因組編輯技術、大數據分析優化育種管理技術等。

以上述技術體系為基礎的重點產品。包括優質、高產、抗病蟲、抗旱耐鹽等糧棉油作物新品種及新組合,果蔬花卉新品種及種苗種芽、特色經濟作物、林業綠化樹種和園林植物新品種及種苗種芽,能源植物新品種與種苗,飼草新品種,優良畜禽新品種,種畜、良種動物精子和胚胎,動植物生物反應器及產品,水產新品種與大規模健康養殖,生物育種新材料,有重要經濟及藥用價值的動植物新品種與人工規模化繁育等。

4.3.2生物農藥

生物農藥。包括細菌、真菌和病毒活體微生物、微生物代謝產物加工制劑、植物源農藥等,以現代微生物技術、重組DNA技術、發酵工程等為技術支撐,包括微生物大規模分離鑒定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動植物及微生物功能基因分離、克隆、表達與重組技術,基因轉移與生物微囊技術,抗生素組合生物合成技術,植物源農藥規模化生產技術,寡糖分子結構化學修飾與改造技術,新型廣譜長效生物農藥劑型加工工藝與生產技術等。

47

重點產品。包括安全、高效、新型蘇云金芽孢桿菌(BT)、白僵菌、綠僵菌、昆蟲病毒等微生物殺蟲劑,農用抗生素等微生物代謝產物制劑,抑菌防病芽孢桿菌制劑,微生態與寡糖制劑,昆蟲信息素等生物化學制劑,植物源殺蟲與抑菌殺菌劑等。

4.3.3生物肥料

重點產品與技術服務。包括微生物肥料產生菌篩選及發酵工藝,共生固氮微生物應用新技術,農用沼氣生產與綜合利用,農作物秸稈還田技術,生物肥料緩釋技術與裝備,人造有機物和危險廢棄物微生物降解技術,根瘤菌等共生固氮微生物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生物有機肥料,復合微生物肥料產品等。

4.3.4生物飼料

重點產品與技術服務。包括基因分離與修飾、酶工程與發酵工程技術,β-1,4木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β-1,3-1,4葡聚糖酶、α-半乳糖苷酶、氨基酸等系列化飼用酶制劑和添加劑,新型飼料蛋白和耐高溫、耐酸性、耐胃蛋白酶水解飼料酶制劑,酵母源生物飼料,高活性生物發酵飼料,微生態制劑,無抗全價生物飼料,生物活性肽及抗菌肽,飼料用寡聚糖和生物色素,幼齡動物專用飼料,植物提取添加劑,益生素添加劑,生物藥物飼料添加劑、高效水產養殖飼料配制技術及動物性飼料源替代產品等。

48

4.3.5生物獸藥、獸用生物制品及疫苗

重點產品與技術服務。包括基因工程菌優選及下游純化技術,預防禽流感、口蹄疫、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及狂犬病、布氏桿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新型疫苗,包括亞單位疫苗、標記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載體疫苗和轉基因植物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黏膜免疫疫苗,新型佐劑疫苗,干粉疫苗,多聯多價疫苗等。常見、多發動物疫病的新型生物獸藥、獸用中藥和相關醫療設備。海水養殖病害預警監測技術,水生動物重大疫病預防疫苗。重大動物疫病和多發動物疫病的分子診斷與檢測試劑盒。

4.3.6生物食品

重點產品與技術服務。包括食品生物組學技術、生物活性因子靶向分離與萃取技術、食品合成生物工程技術、食品生物高效轉化技術、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學技術、分子食品、精準營養食品等。

4.4生物制造產業

4.4.1生物基材料

基于生物質來源的生物塑料、生物纖維、生物橡膠等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羥基烷酸(PHA),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氨基酸、聚四氫呋喃、聚有機酸復合材料和產品,多元醇纖維,淀粉基塑料、

49

生物基聚酯、生物基聚氨酯、生物質纖維、新型炭質吸附材料、殼聚糖纖維、海藻纖維、葡甘聚糖材料、蛋白質纖維,非主糧變性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微生物多糖材料、生物基材料助劑等。

生物基材料聚合技術,高密度、高粘度微生物發酵工藝技術,生物聚合物的水相分離技術,生物聚合物等高效分離提取技術,生物立體復合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和改性技術,生物質纖維生物脫膠技術,生物基材料清潔生產技術。

4.4.2生物化工產品

生物法制備或生物質原料制備的大宗與精細化學品及其衍生物。包括生物乙烯、異戊二烯、丙烯酸、乙醇、乙二醇,丙二醇、異丙醇、3-羥基丙酸、丙烯酸、丁醇、異丁醇、丁二醇、丁三醇、多元醇、乙酸、乳酸、丙酸、丁酸,丁二酸、乙醛酸、富馬酸、長鏈二元酸、長鏈脂肪酸、蘋果酸、衣康酸、檸檬酸、檸檬酸酯、異山梨醇,手性化合物,甾體化合物,化工中間體,添加劑,秸稈糖,寡糖、稀少糖、非天然氨基酸等。

非糧原料轉化技術,生物煉制技術,生物質氣化技術,化工產品發酵技術,生物催化技術,全細胞催化轉化技術,生物拆分技術,生物酶解技術,生物化學組合合成技術,生物合成過程控制技術等。

50

4.4.3特殊發酵產品與生物過程裝備

工業酶制劑。包括紡織用酶、造紙用酶、洗滌用酶、制革用酶、化工用酶、能源用酶、食品用酶等。臨床診斷用酶、膳食補充用酶等特種和專用酶制劑。氨基酸、維生素、微生物制劑、生物色素、生物防腐劑、生物絮凝劑、微生物多糖、生物油脂、植物化學品、糖醇、核苷、功能肽、丙酮酸等新型發酵產品。自動發酵罐與自控系統、特殊細胞培養反應器、生物加工反應器、生物傳感器、生物大分子產品專用分離設備等生物過程裝備。

發酵過程優化技術裝備。包括高密度發酵,固體發酵,氣體發酵,清潔發酵,酶制劑評價,生物印染、生物漂白、生物制革、生物脫膠、生物勘探、生物冶金、膜分離、超臨界流體浸提、高通量篩選、生物加工、生物提取、生物分離等技術與裝備。

4.4.4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及生物制品

基于現代生物技術,從海洋生物中獲取海洋功能食品和生物制品。包括天然類胡蘿卜素如蝦青素、葉黃素、藻黃素等天然色素、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蛋白酶、脂肪酶、纖維素酶等海洋新型酶類,海洋生物功能蛋白、肽和寡糖類等飼料添加劑,海洋生物肥料,海洋生物農藥,海洋生物調節劑與除藻劑等,海洋微生物疫苗。海洋生物活性物質提取、純化和合成技術,甲殼寡糖及其衍生物綠色制備技術,大型藻類

51

培養與煉制、海藻能源技術開發,海洋藥用生物資源及活性產物的發掘與利用技術,海洋農業生物藥物創制高技術,海洋動植物生物大規模培養及反應器技術,海洋農業生物藥物高效表達與產物純化技術。

4.5生物質能產業

4.5.1原料供應體系

構建動態生物質能資源數據庫信息系統平臺。將生物質能資源數據信息與氣象信息、土地開發利用信息、水土資源保護信息、以及農林生產規劃信息等多類信息數據有機結合,形成完善的生物質能資源評價體系。

高效農作物秸稈和林業剩余物資源的收集、粉碎機械和運輸設備。城市污泥除臭收集和運輸設備。

優良能源樹種、草種的篩選和改良。建設大規模能源作物原料供應基地,并形成與之配套的管理體系和標準。

4.5.2生物質發電

生物質混燃計量監測裝備;垃圾焚燒發電鍋爐煙氣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測裝置。

以農林剩余物、畜禽糞便、城鎮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液(包括造紙黑液、印染廢液、釀造廢液、皮革廢液等)、污水污泥等生物質資源為主要原料,根據當地市場需求靈活配置發電、供熱、

52

制冷、燃氣供應等多種形式的能源產品的高效、環保分布式能源站。分布式多聯產生物質發電系統。適用于不同燃氣的內燃發電機組和小型燃氣輪機發電機組,單機功率范圍300-2000千瓦,發電效率不低于35%。

4.5.3生物質供熱

以具有高效、高穩定性、無備用等性能的生物質供熱鍋爐為核心的分布式生物質能供熱系統成套裝備,包括高效蓄熱器、自動控制、遠程監控、多熱源智能熱網等。

4.5.4生物天然氣

針對如農林剩余物、畜禽糞便、城鎮生活垃圾、工業有機廢水廢液等不同的生物質原料,具有高容積產氣率的發酵工藝、純化技術和成套裝備。

4.5.5生物質液體燃料

纖維素乙醇生產的工藝技術和裝備。主要有高效、低耗、高產率的原料纖維素分離技術工藝和裝備,低成本糖化酶。

F-T合成生物質液體燃料生產工藝及裝備。高效生物質氣化、凈化工藝和裝備,高效、低成本催化劑及在此研究基礎上開發的完整的生產工藝和成套裝備。

53

生物質直接液化技術及成套裝備。具有液相得率高、能耗低的生物質快速裂解工藝技術及裝備,適用于生物液體燃料生產規模的脫酸、酯化、重整工藝技術及裝備。

4.5.6生物質能技術服務

生物質能產品檢測認證服務,生物質能資源評估服務,生物質能開發應用設計及建設服務,生物質能工程驗收及后評價服務,生物質能工程維及優化服務,生物質能項目盡職調查及風險評估服務。

5新能源汽車產業

5.1新能源汽車產品

5.1.1新能源汽車整車

純電動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純電動商用車,插電式商用車(含增程式);燃料電池乘用車,燃料電池商用車;純電動專用車等整車。

5.1.2電機及其控制系統

用于驅動或發電的高效電機,輪轂電機,輪邊電機;用于驅動或發電的電機控制器和控制軟件;集成DC-DC和其他電氣功能的控制器;可變電壓控制器。

54

5.1.3新能源汽車電附件

高可靠性高壓繼電器,高壓熔斷器,高壓線纜,高壓插接件,絕緣檢測儀,電動制動真空泵,電動空壓機,電動助力轉向系統,電動空調及熱管理系統(含熱泵空調、電動壓縮機、CO2電動壓縮機、電池冷卻器、空調箱及冷卻模塊等),DC/DC轉換器,車載充電機,車載交直流充電接口等。

5.1.4插電式混合動力專用發動機

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增程器專用發動機;專用發動機電控單元等。

5.1.5機電耦合系統及能量回收系統

純電動及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及商用車機電耦合系統,兩檔及多檔自動變速傳動系統及其電控自動執行機構,動力分流用行星齒輪,高性能自動離合器和制動器及其執行機構,新能源乘用車和商用車用機電分配式回收制動系統。

5.1.6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

燃料電池電堆、模塊及系統,空壓機系統、空壓機電機和空壓泵,燃料電池相關材料包括MEA,雙極板,碳纖維紙,質子交換膜,鉑催化劑及其他新型催化劑等;燃料電池系統相關輔件包括高功率DC/DC,氫噴射器,循環泵,空壓機,背壓閥,水分離器,節溫器,散熱器,調壓閥,加濕器,水分離器,冷卻泵,氫

55

壓力傳感器,流量傳感器,氫濃度傳感器等;車載儲氫系統包括儲氫瓶塑料內膽,高強度碳纖維,高性能儲氫合金及金屬氫化物,高壓閥及接口等。

5.2充電、換電及加氫設施

5.2.1分布式交流充電樁

地面交流充電樁,地下交流充電樁;分布式交流充電樁的樁體、電氣模塊、通信模塊、計量模塊等核心組件。

5.2.2集中式快速充電站

集中式快速充電站及集中式快速充電站的充電機、供電系統、通信系統、能量管理系統、安防系統及信息處理系統等核心設備。

5.2.3換電設施

電池更換機器人;場站型高效可靠充換電一體化系統裝備;乘用車底盤換電關鍵換電設備,自動解鎖機構,現場控制系統及運行管理系統。

5.2.4站用加氫及儲氫設施

氫氣制造設備,站用高壓儲氫罐,高壓氫氣運輸車,高壓氫氣加注設備。

56

5.3生產測試設備

5.3.1電池生產裝備

自動供粉系統,真空攪拌系統以及供漿系統,高速擠出式極片涂布設備,極片輥壓設備,極片高速分切設備,極片成型、極耳焊接、卷繞及疊片單機自動化以及連線自動化生產線裝備,注液、封裝等單機自動化及連線自動化生產線裝備,電池生產在線監測設備,電池模塊自動堆垛設備,模塊焊接設備及下線檢測設備,電池節能化成裝備,電池老化及分選等裝備,電池回收再利用生產裝備;燃料電池MEA、雙極板制備裝備,燃料電池電堆測試平臺。

5.3.2電機生產裝備

電機大規模生產智能制造系統及關鍵工藝裝備,電機定轉子沖片和疊片-焊接設備,電機自動繞線設備,定子下線及浸漆成套設備,永磁體裝配與注塑固定、轉子充磁與自動平衡等設備,定轉子檢測設備,電機控制器電路板制造和冷卻板加工設備,電機控制器制造檢驗系統,輕合金電機殼體鑄造或焊接設備、無損檢測設備;電機下線檢測設備。

57

5.3.3專用生產裝備

機電耦合系統、動力電池系統、高壓線束等部件專用的分組裝和下線檢測設備;燃料電池系統分組裝設備;整車專用總裝設備。

5.3.4測試設備

電池單體、電池模塊、電池系統研發測試設備,電池模擬器設備;交流電力測功機,動力總成試驗臺架,高性能底盤測功機,電機驅動傳動系統總成等傳動系統研發試驗臺;燃料電池系統測試設備;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NVH試驗臺,新能源換擋系統試驗臺(包括低溫試驗臺),新能源液壓試驗臺;新能源汽車下線檢測設備及維護診斷設備。

6新能源產業

6.1核電技術產業

6.1.1核電站技術設備

百萬千瓦級先進壓水堆核電站成套設備,快中子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設備,模塊化小型核能裝置,核應急裝置,核級海綿鋯、核級泵、閥、百萬千瓦級核電系列用管鋯合金包殼管、換熱管、核電用鈦合金管道及其管配件和核動力蒸汽發生器傳熱管用特材等輔助設備。核電用防輻射材料。核安全技術保障平臺。先進核電設備成套及工程技術。

58

6.1.2核燃料加工設備制造

鈾地質、礦冶純化轉化、鈾濃縮等設備,高性能燃料元件,鈾钚混合氧化物燃料制備裝置,先進乏燃料后處理裝置,核輻射安全與監測裝置,核設施退役與放射性廢物處理和處置裝置,鈾、釷伴生礦綜合利用技術和設備。

6.2風能產業

6.2.1風力發電機組

適合我國風能資源和氣候條件、先進高效的陸上風力發電機組和海上風力發電機組。

6.2.2風力發電機組零部件

3兆瓦及以上海上和高原型、低溫型、低風速風力發電機組配套的各類發電機、風輪葉片、軸承、齒輪箱、整機控制系統、變槳系統、偏航系統、變流器、變壓器、密封件。

6.2.3風電場相關系統與裝備

風能測量與應用裝備、風電場功率預測系統、風電機組在線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風電機組葉片維護裝備、風電場監控系統、風電場遠程監控系統、風電場群區域集控系統、風電場有功與無功功率控制系統。

59

6.2.4海上風電相關系統與裝備

海上風電項目前期海洋水文觀測儀器、勘測設備、測風設備,海上風電機組基礎制作、施工、運輸、安裝設備,220千伏交流輸電XLPE絕緣海底電纜及電纜附件,±200~500千伏直流輸電XLPE絕緣海底電纜及電纜附件。海纜敷設裝備(包括護管),海纜故障檢測設備,海上升壓站專用設備,大型法蘭鍛造設備,施工專用高強度灌漿材料、防腐材料(包括重防腐涂料、陽極塊、外加電流保護裝置)及電位檢測裝置,運行維護專用船舶及裝備,海上風電機組基礎在線監測系統,海上風電逃生救援裝置,防撞導航設備。

6.2.5風力發電技術服務

風力發電。風電產品標準檢測認證服務、風能資源評估服務、風電場設計及建設服務、風電場驗收及后評價服務、風電場智能云服務等運維及優化服務,風電場盡職調查及風險評估服務。

6.3太陽能產業

6.3.1太陽能產品

光伏電池及組件。包括晶體硅光伏電池及組件,柔性砷化鎵、硅基薄膜、碲化鎘、銅銦鎵硒、鈣鈦礦、聚光等新型光伏電池和組件。

60

光伏電池原材料及輔助材料。包括單晶硅錠/硅片,光伏電池封裝材料,有機聚合物電極,光伏導電玻璃(TCO玻璃等),硅烷,專用銀漿,高效率、低成本、新型太陽能光伏電池材料,長壽命石墨材料,高光利用率涂層材料。

光伏系統配套產品。包括并網光伏逆變器、離網光伏逆變器、蓄電池充放電控制器、太陽能跟蹤裝置、便攜式控制逆變一體設備、光伏智能匯流箱、光伏電站監控設備。

熱利用產品。包括中高溫太陽能集熱管,高效平板集熱器,吸熱體涂層材料,高效太陽能集熱產品,儲能材料及產品。

熱發電產品。包括高強度曲面反射鏡、聚光器、聚光場控制裝置、聚光器用減速機、聚光器用控制器、拋物面槽式吸熱管、塔式吸熱器、與玻璃直接封接用新型金屬材料、與金屬封接用玻璃管材、低熱損流體傳輸管、吸氣劑、菲涅爾吸熱器、350℃以上高溫傳熱流體、儲熱材料和系統、油鹽換熱器、熔融鹽泵、蒸汽發生器、滑參數汽輪機、斯特林發電機、有機郎肯循環發電設備、高聚焦比太陽爐。

6.3.2太陽能生產裝備

光伏裝備。包括高純度、低耗能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設備、單晶硅拉制設備、多晶硅鑄錠裝備、多線切割設備、高效電池片及組件制造設備、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設備、外延層剝離設

61

備、薄膜銅銦鎵硒吸收層共蒸發鍍膜設備、低成本高效原子層沉積緩沖層設備、連續卷對卷多點分布式共蒸法鍍膜設備、自動化集成芯片互聯設備,聚光、柔性、鈣鈦礦、有機等新型太陽電池制造裝備。

熱利用裝備。包括太陽能采暖系統與設備、太陽能中高溫集熱系統與設備、太陽能空調制冷系統與設備、太陽能熱泵空調機組、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太陽能在工農業應用的中低溫系統與設備、太陽能與建筑結合集熱系統、太陽能吸熱涂層的鍍膜設備、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生產設備、太陽能集熱產品用的激光焊接設備,儲能式多能互補清潔能源采暖、空調、熱水三聯供系統。

熱發電裝備。包括數兆瓦或數十兆瓦及太陽能高溫熱發電系統及裝備,大型鍍膜機,玻璃彎曲鋼化設備,夾膠玻璃彎曲設備,銀鏡制備設備,高頻加熱器,集熱管圓度校準機,金屬/玻璃封接設備,真空管排氣設備,熔融鹽合成設備,真空管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真空管質量在線監測儀,高溫熱管生產設備,真空保溫管生產線,儲熱器生產設備,定日鏡生產線,槽式聚光器生產線,槽式真空管自動化生產線。

62

6.3.3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

太陽能發電。離網光伏發電系統技術服務,分布式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技術服務,公共電網側并網光伏發電系統技術服務,微網光伏發電系統技術服務,槽式、塔式、碟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技術服務,風光互補供電系統服務。太陽能發電產品標準檢測認證服務,太陽能資源評估及電站發電量和功率預測服務,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及建設服務,太陽能發電系統驗收及后評價服務,太陽能發電系統智能云服務等運維及優化服務,太陽能發電系統盡職調查及風險評估服務。

6.4智能電網

智能變壓器、整流器和電感器,包括智能型大型變壓器、直流換流變壓器、電抗器、無功補償設備。

先進電力電子裝置。高精度、高性能不間斷電源,新型動態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裝置,大功率高壓變頻裝置,全數字控制交流電機調速系統,電氣化鐵路專用電力變流裝置。

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包括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輸電技術及設備,750千伏以上級交流輸電、交聯聚乙烯(XLPE)絕緣電力電纜及電纜附件,先進可靠的配電網和供用電系統。大規模電網安全保障和防御體系及智能調度系統。安全高效施工技術及設備,電網環保與節能技術及設備,大規模儲能系統。可再生能

63

源規模化接入與消納、分布式電源并網及控制系統,智能配電、用電技術,電動汽車充電設施。

智能電網與新能源相關的控制類產品。包括自同步電壓源逆變器、雙模式逆變器、大功率充放電控制器、雙向變流器、微網綜合自動化系統。

6.5其它新能源產業

地熱能發電及熱利用、氫能等新興能源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工程開發及運維服務。地源熱泵與采暖、空調、熱水聯供系統,水(氣)源熱泵系統,中高溫地熱發電系統,高效地熱鉆探設備制造、尾水回灌設備和地熱水處理設備制造、高效率換熱(制冷)材料,潮汐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溫差發電裝備。

7節能環保產業

7.1高效節能產業

7.1.1高效節能鍋爐窯爐

工業鍋爐燃燒自動調節控制技術裝備,燃油、燃氣工業鍋爐窯爐燃燒技術裝備,新型省煤器,采用高溫空氣燃燒技術的冶金加熱爐,高低差速循環流化床油頁巖鍋爐,煤泥循環流化床鍋爐,蓄熱穩燃高爐煤氣鍋爐,分布式高效煤粉燃燒技術和裝備,大型流化床等高效節能鍋爐。高效低污染層燃室燃復合燃燒鍋爐、工

64

業鍋爐效率與污染物實時傳輸及監控系統裝備、低溫煙氣余熱深度回收裝備。熔窯保溫、窯爐除塵脫硫脫硝及余熱利用一體化裝備。

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粉煤加壓氣化、非熔渣-熔渣水煤漿分級氣化等先進煤氣化技術和裝備。焦爐煤氣制合成氨、煤粉氣流床加壓氣化技術、水煤漿氣化技術等。

7.1.2電機及拖動設備

中小功率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變極起動無滑環繞線轉子感應電動機、永磁同步電機等高效節能電機技術和設備。能效等級為1、2級的中小型三相異步電動機、通風機、水泵、空壓機等技術和設備。高壓變頻調速技術和裝置。

7.1.3余熱余壓余氣利用

余熱發電關鍵技術和設備。低熱值煤氣燃氣輪機、乏汽與凝結水閉式回收、螺桿膨脹動力驅動、汽輪機低真空供熱技術、有機朗肯循環發電技術、基于吸收式換熱的集中供熱等技術和設備;高效換熱器、蓄能器、冷凝器等設備。

礦井乏風和排水熱能綜合利用技術、非穩態余熱回收及飽和蒸汽發電技術、火電廠煙氣綜合優化系統余熱深度回收技術、礦熱爐煙氣余熱利用技術、油田采油污水余熱綜合利用技術、氯化

65

氫合成余熱利用技術等各種余熱余壓余氣利用技術與裝置、隧(輥)道窯輻射換熱式余熱利用技術與裝置。

7.1.4高效儲能、節能監測和能源計量

快速準確的便攜或車載式節能檢測設備,在線能源計量、檢測技術和設備。熱工檢測便攜式設備、在線檢測技術和設備。石油、化工、冶金等流程工業領域壓縮機、水泵、電機等通用設備運行效能評估及節能改造技術裝置。

7.1.5高效節能電器

空調、冰箱等高效壓縮機及驅動控制器、高效換熱及相變儲能裝置,各類家電智能控制節能技術與裝置。能效等級為1、2級的節能家用電器、辦公和商用設備。企業智能空調系統節能技術裝置,低溫水-直燃單雙效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雙工況太陽能熱泵空調機組。

7.1.6高效照明產品及系統

發光二極管(LED)用大尺寸開盒即用藍寶石、碳化硅等襯底、高純金屬有機化合物(MO源)、高純氨氣、新型高效熒光粉等開發,生產型金屬有機源化學氣相沉積設備(MOCVD)、氫化物氣相外延(HVPE)等外延裝備,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用大功率電子鎮流器、感應耦合等離子體(ICP)刻蝕機等芯片、封裝關鍵設備,大尺寸高效低成本LED外延生長、芯片制備產業化技術裝置,

66

高效白光LED新型封裝技術及配套材料開發,高效低成本筒燈、射燈、路燈、隧道燈、球泡燈等替代型半導體照明光源,新型LED照明應用產品,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材料、器件、照明產品制備及生產設備,半導體照明檢測技術及標準體系建設,半導體照明檢測設備開發及檢測平臺建設,三基色雙端直管熒光燈(T8、T5型)等高效照明產品。

7.1.7綠色建筑材料

高效節能新型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高性能建筑玻璃,復合保溫砌塊和輕質復合保溫板材、無機防火保溫材料。低輻射玻璃、真空節能玻璃、光伏一體化建筑用外墻玻璃。節能建筑門窗、隔熱和安全性能高的節能膜和屋面防水保溫系統,集節能、防火、保溫、降噪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建筑墻體和屋面系統等綠色建材。提升綠色建筑環境質量的功能材料,抗震減災高性能快速修復建材,具備抗菌、防污、自潔凈等特殊功能的建材產品。

7.1.8采礦及電力行業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

綜采工作面高效機械化充填開采技術、無人工作面智能化采煤技術、地下氣化采煤技術、高效干法選煤技術等機械化自動化開采裝備,頁巖氣開采設備,配電網全網無功優化及協調控制技術、新型節能導線,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煤礦低濃度瓦斯發電技術、煤矸石電廠低真空供熱技術、選煤廠高效低能耗煤

67

泥干燥脫水設備,煤氣化多聯產燃氣輪機發電設備,中低熱值燃氣輪機,植物絕緣油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干式半芯電抗器,殼式電爐變壓器,三維立體卷鐵心干式變壓器。

7.1.9信息節能技術與節能服務

鋼鐵等高耗能行業的能源管理,生產全過程各類能源介質的全面監視、過程能耗管控系統技術、分析及調度系統。節能評估、能源審計、節能量審核、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節能低碳產品認證、碳排放核查等,節能技術示范、產品產業化及推廣應用,節能建筑設計,節能量交易服務,節能生產工藝設計等節能管理服務。

節能項目方案編制和設計、項目投融資、工程施工和調試、設施運營和維護、人員節能培訓、節能量測量與驗證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務,節能技術產品認證評估服務、節能項目風險評估服務、節能服務公司綜合能力評定服務等。

7.2先進環保產業

7.2.1水污染防治裝備

城鎮污水處理與回用裝備。包括超細格柵、正滲透膜分離裝備、高效節能曝氣設備、精確曝氣控制系統、厭氧氨氧化脫氮技術裝備、氮磷資源回收與利用技術、電化學(催化)氧化技術裝備、大功率污水消毒與脫色設備、集成式污水處理成套設備、城鎮生活污水脫氮除磷深度處理技術裝備、快速傳質內循環生物流

68

化床污水處理技術裝備、城市住宅生活污水分管道分別處理技術裝備、城鎮再生水利用的技術設備。

農村污水處理與回用裝備。包括分散式無人值守污水處理裝備、一體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畜禽養殖污廢水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和設備、農村飲用水除氟、除砷技術與裝置。

難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及回用技術和裝備。包括高氨氮、高鹽、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技術設備及重金屬、含汞廢水處理技術設備、電絮凝和電解催化氧化設備、電脫鹽技術設備、精餾-生化法耦合處理技術與成套裝備、無酸金屬材料表面清洗技術與成套設備、疏水膜蒸餾耦合處理技術及其成套設備、氣助油膜分散大相比萃取裝置、地埋式豎向流厭氧污水處理反應器、超旋磁氧曝氣污水處理裝置、高濁度污水磁分離處理技術和設備、含油污水真空分離凈化機、微波處理技術與成套裝備、重金屬特征吸附-解吸及資源回收成套技術裝備、重金屬廢水處理及資源回收微生物反應器、凝膠法重金屬檢測吸附一體化裝備、耐壓型超濾膜設備、疊式振動膜過濾裝備、回用水技術設備、濕式氧化技術裝備、船舶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處理技術裝備。

地表水水體污染治理裝備。包括藻類及水生植物的厭氧產沼氣制取乙醇、藻類清除技術裝備、溢油污染消除與水體修復技術、

69

重金屬污染水下固定化與水體修復技術,污染水體綜合治理與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和裝備,包括(污染負荷系統削減、低影響開發的城市污染控制、河流生態修復、湖泊富營養化控制等水污染控制與治理關鍵技術裝備)。

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裝備。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技術設備、工業廢物堆存等典型場地地下水污染監測井網布設、優化與安裝、儲罐區和廢物堆存填埋區等高風險地下水污染源的水平阻隔和垂直阻隔技術裝置、排污管網泄漏檢測及快速修復技術裝備、基于地下水使用功能立體分區的地下水特征污染物修復技術及標準、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技術裝備。

飲用水安全保障裝備。包括飲用水強化處理、高效安全消毒、微污染凈化、管網水質穩定、直飲水凈化等裝置。

7.2.2大氣污染防治裝備

除塵技術裝備。包括粉塵電凝并技術設備、煙氣調質技術設備、電除塵高頻高壓整流設備、光觸媒組件、細顆粒物去除技術設備、管束式除塵技術裝備、高溫長袋脈沖袋式除塵設備、移動極板靜電除塵設備、濕式靜電除塵器、低低溫靜電除塵器、電袋復合式除塵器、電袋混合式除塵器(嵌入式電袋復合式除塵器)、電廠及工業燃煤爐窯超凈排放技術裝備、移動污染源污染物減排技術設備、粉塵重污染場所和行業抑塵技術。

70

燃煤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及裝備。包括雙堿及強堿脫硫技術裝備、氨法脫硫技術裝備、燃煤工業鍋爐脫硫脫硝脫汞一體化設備、CO循環還原脫硫脫硝技術和裝備、焦爐煙氣鋼渣聯合脫硫脫硝技術、高壓細水霧脫硫除塵降溫成套設備、低氮燃燒技術裝備、燒結煙氣復合污染物集成脫除設備、汽車尾氣高效催化轉化技術、資源化脫硫技術設備、超低排放石灰石-石膏脫硫技術裝備、燃煤鍋爐全負荷脫硝技術裝備、脫硫石膏資源化利用技術設備、廢棄脫硝催化劑回收再生技術裝備。

其他氣體處理裝備。包括大流量等離子體有機廢氣治理成套裝備、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新型吸附回收工藝技術裝備、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新型優化催化燃燒及熱回收裝備、燃氣鍋爐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術裝備、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裝備、污染物脫除與資源化利用一體化技術裝備、油庫和加油站油氣回收設備、酸性氣體處理硫回收設備、民用室內空氣凈化器。

7.2.3土壤及場地等治理與修復裝備

礦山復墾與生態修復技術裝備。包括土壤生態修復與污染治理、典型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聯合控制。

農田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裝備。包括農藥污染場地修復、農藥污染場地的快速異位生物修復設備等裝備。

71

工業污染場地修復裝備。有毒與危險化學品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裝備、有機污染物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裝備、放射源污染土壤的治理與修復裝備、重金屬超富集植物選種培育、植物修復收獲物安全處置設備、鉻渣等重金屬及汞等類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修復設備。

7.2.4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裝備

污泥處理裝備。包括污泥脫水干化、生物法消減、厭氧消化和焚燒、污泥無害化處理技術裝備、污泥生物發酵除臭一體化裝置、污泥氧化法消減成套設備、活性污泥生物膜復合式一體化處理設備、污泥生物瀝浸法處理裝備、油泥回轉式連續低溫熱解裝備、油田鉆井廢物處理處置裝備、污泥耦合煤電高效發電脫水回用裝置。

生活垃圾處理裝備。包括固體廢物焚燒處理裝備、垃圾熱解氣化處理裝備、垃圾焚燒尾氣處理系統、垃圾厭氧消化處理成套設備、垃圾好氧處理和除臭設備、污泥與餐廚垃圾等協同厭氧處理技術設備、農村固體廢物處置裝備、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成套設備、危險廢物焚燒殘渣、飛灰熔融裝備。

72

7.2.5減振降噪設備

室內低頻噪聲控制裝備、固體聲污染控制設備及集成控制、大荷載設備隔振、減振裝置、低頻噪聲源頭診治裝備、軌道噪音控制技術。

7.2.6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

大氣污染監測及檢測儀器儀表。包括空氣質量及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在線PM2.5成分分析儀、機動車尾氣云檢測系統工程裝備、適用于超低排放的高精度燃煤煙氣污染物監測系統、有毒及重金屬在線監測系統、持久有機污染物(PPOs)自動在線檢測系統、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自動在線檢測系統、有機碳/元素碳(OC/EC)全自動在線分析儀、激光過程氣體分析系統。

水質污染物監測及檢測儀器儀表。包括在線生物毒性水質預警監控技術及設備、便攜式無線廣譜智能分光光度水體污染物檢測儀、水質揮發性有機物(VOC)在線自動分析儀、水體中基因毒性污染物快速篩查儀、污水處理系統精細化控制儀器儀表、地下水采樣與檢測一體化移動式設備、填埋場防滲層滲漏監測/檢測預警系統。

生態環境監測及檢測儀器儀表。包括環境遙感監測和量值溯源標準設備、多物種智能生物預警儀、農村生態環境快速檢測設

73

備、化工園區環境污染監測預警系統、危險品運輸載體實時監測系統。

固體廢棄物檢測儀器儀表。包括土壤重金屬監測儀器、移動固體廢棄物重金屬在線快速檢測裝置及環境風險分析平臺。

環境應急檢測儀器儀表。包括土壤重金屬便攜式應急監測儀器、土壤污染物監測及檢測儀器儀表、環境應急監測車(船)等設備、便攜式現場快速測定儀及預警、警報儀器。

環境應急技術裝備。包括移動式有毒有害泥水(液)環境污染快速應急處理集成裝置、危險廢物污染事故應急處理設備、移動式滲濾液處理設備、阻截式油水分離及回收裝備、水上溢油處置及回收裝置。

7.2.7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裝備

碳減排及碳轉化利用技術裝備、碳捕捉及碳封存技術及利用系統、非能源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技術裝備。

7.2.8海洋水質與生態環境監測儀器設備

營養鹽自動分析儀、各種有機物(多環芳烴等)測量儀、黃色有機物測量儀、重金屬監測設備(汞、鉛等)、藻類監測設備,海洋水質傳感器(pH、溶解氧、濁度、葉綠素、甲烷、二氧化碳等)。突發性海上污損事故應急監測輔助管理系統、海上污染移動式野外應急監測設備、海上污染水體輸移監測系統與設備等。74

7.2.9其他環保產品

環保材料。包括高性能袋式除塵濾料及纖維、袋除塵用大口徑脈沖閥、無膜片高壓低能耗脈沖閥、膜材料和膜組件、納米級催化凈化材料、電除塵器用高頻電源、化學催化氧化材料、水處理用納米纖維生物膜載體、水中除油用功能單分子復合材料及裝備、高效生物膜填料、高性能防滲材料、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功能材料、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控制用新型功能性吸附材料及新型催化材料。離子交換樹脂、生物濾料及填料、高效活性炭。

環保藥劑。包括新型化學除磷藥劑、殺菌滅藻劑、有機合成高分子絮凝劑、微生物絮凝劑、低磷緩蝕阻垢劑、微生物除臭劑、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復藥劑、湖泊藍藻去除藥劑、污泥脫水劑、循環冷卻水處理藥劑、固廢處理固化劑和穩定劑。

7.2.10智能水務

原水安全預警系統,水處理自適應投加系統,給水管網模型系統,給水管網滲漏監控系統,城市雨水分級收集處理控制系統,暴雨應急預警控制系統,精確曝氣系統,排水管網模型系統,排水數據管理與模擬工具,城市給排水優化調度系統,給排水信息化平臺,低能耗數據采集終端,仿真儀表技術。

75

7.2.11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服務

支撐大氣環境污染監測技術與裝備的研發、集成與工程化。支撐大氣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先進工業煙氣凈化技術與裝備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污染控制技術與裝備的研發、集成與工程化。支撐機動車污染排放控制技術的研發、集成與工程化。

7.2.12水環境污染防治服務

支撐先進水環境污染監測的研發與工程化,支撐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海洋和大型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支撐污水深度處理與再生利用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綜合決策、地表水-地下水協同控制。

7.2.13土壤環境污染防治服務

支撐土壤(地下水)環境監測評估技術與裝備的研發與工程化。支撐農田土壤污染防控與修復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有機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的研發與工程化。

7.2.14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服務

支撐農田面源污染防治技術的研發、系統集成與工程化。支撐重金屬污染農田修復技術、產品與裝備研發及工程化。支撐重

76

金屬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與替代種植技術、產品研發及工程化。支撐農業有機廢棄物無害化消納利用技術與裝備研發及工程化。支撐村鎮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支撐畜禽養殖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的研發和工程化。

7.2.15其他環保服務

先進環保技術設備和環保材料及藥劑評價、環保工程設計咨詢和工程建設、環保設施運行效果、運營維護及評價、環境安全評估、生態效率評價服務、清潔生產審核、環境友好型產品評估和信息聲明、環境服務質量評價、環境投融資及風險評估、環境調查和人才培訓、噪聲污染檢測和治理服務、自然生態檢測與保護服務、水力資源開發利用咨詢服務、節水管理與技術咨詢服務、化學品生態毒理測試與預測咨詢服務。

碳交易市場化服務、碳排放數據統計核算服務、碳交易過程中的第三方認證服務、碳交易法律服務、碳減排方案咨詢與服務、產品碳足跡評價服務、碳金融服務、碳信息管理服務、綠色低碳技術咨詢服務。

企業環境監測、環境質量監測等第三方環境監測服務,環境監測數據平臺開發和信息提供服務。

77

7.3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7.3.1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能源礦產。包括煤系油母頁巖、高嶺土等資源開發利用,煤焦油深度加工工程技術,油砂、油母頁巖、頁巖氣、地熱綜合利用,數字礦山、自動化采礦選礦技術和設備。

煤層氣(煤礦瓦斯)綜合開發利用。包括高性能空氣鉆機,連續油管成套設備,水平井鉆完井、分段壓裂及隨鉆測量與地質導向設備,高壓水力噴射工具、煤層氣專用壓裂排采設備,高效壓縮液化設備和燃氣發動機裝備制造及應用。煤與瓦斯突出預警監控、瓦斯參數快速測定儀器,風排瓦斯和低濃度瓦斯安全高效發電、濃縮和液化裝備,采動(空)區煤層氣地面抽采裝備,井下定向長鉆孔鉆機、壓裂增產裝備制造及應用,微生物開采煤層氣技術。

黑色金屬礦產。包括復合力場分選設備,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與信息化技術。微細粒磁鐵礦全磁分選、磁鐵礦細篩—再磨再選、貧磁鐵礦預選、貧磁鐵礦弱磁—反浮選、永磁中磁場磁選機、大型永磁筒式磁選機、磁場篩選機等高效選礦技術與設備。

有色金屬(含稀有金屬)礦產。包括加壓浸出、生物冶金、礦漿電解裝置,稀土金屬礦和復雜難處理稀貴金屬共生礦選冶過程中的綜合利用,電池破殼分離、鈷鎳元素提純和原生化、超細

78

粉末的再制備、廢舊汽車尾氣催化劑中貴金屬高效消解技術和提純裝置,復雜銅鉛鋅金屬礦資源高效開發裝置,電化學控制浮選、低品位銅礦浸出—萃取—反萃—電積法、低品位氧化鎳礦煤基直接還原鎳鐵等高效提取、難浸金精礦生物氧化預處理提金、復雜難處理金礦循環流態化焙燒等綜合利用、大型機械攪拌式充氣浮選機等高效選礦技術與裝備。

非金屬礦產,包括高嶺土、鋁礬土等共伴生非金屬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和深加工。磷礦酸性廢水循環利用、磷礦伴生氟碘資源回收、從碳酸鹽型富鋰鹵水中提取鋰、鱗片石墨多段磨礦多段選別、低品位螢石和伴生礦物選礦等先進技術與裝備。

7.3.2固體廢物綜合利用

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磷石膏、化工廢渣、冶煉廢渣、尾礦等固體廢物的二次利用或綜合利用和技術裝備,固體廢物生產水泥、新型墻體材料等建材產品,大摻量、高附加值綜合利用產品。冶金煙灰粉塵回收與稀貴金屬高效低成本回收工藝與裝備。

7.3.3建筑廢棄物和道路瀝青資源化無害化利用

移動式和固定式相結合的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成套設備,建筑廢棄物生產道路結構層材料、人行道透水材料、市政設施復合材料等。廢舊瀝青再生技術及裝備、瀝青再生材料、建筑廢棄物

79

混雜料再生利用裝備。制備再生骨料的強化、廢舊砂灰粉的活化和綜合利用裝置,輕質物料分選、除塵、降噪等設施的集成移動式設備。

7.3.4餐廚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

餐廚廢棄物預處理技術設備、餐廚廢棄物密閉化、專業化收集運輸體系。餐廚廢棄物低能耗高效滅菌和廢油高效回收利用、厭氧發酵產沼技術及裝備,好氧發酵及高效有機肥“酵父”土壤改良劑制造技術。餐廚廢棄物制成生物柴油、有機肥及沼氣、工業乙醇等資源化產品與提純凈化技術及裝備。餐廚廢棄物分類回收和減量化、無害化處理技術。

7.3.5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制造

舊件無損檢測與壽命評估技術、高效環保拆解清洗設備,納米顆粒復合電刷鍍、高速電弧噴涂、等離子熔覆等關鍵技術和裝備,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辦公設備等產品再制造和輪胎翻新。微納米表面工程、高密度能源的先進材料制備與成型一體化裝備。

7.3.6資源再生利用

再生金屬。包括易拉罐有效組分分離及去除表面涂層,廢鉛蓄電池鉛膏脫硫資源化利用,失效鈷鎳材料循環利用、4000馬力

80

以上廢鋼破碎成套裝備等技術裝備,從廢舊機電、電線電纜、易拉罐等產品中規模化回收利用再生金屬。

廢橡膠、廢塑料無害化再生利用。包括廢輪胎常溫粉碎及常壓連續再生橡膠技術和成套設備、廢塑料復合材料回收處理成套設備、廢輪胎膠粉改性瀝青成套裝備、廢輪胎整胎切塊破碎機、廢舊輪胎分解制油和炭黑裝置,紙塑鋁分離、橡塑分離及合成、深層清洗、再生造粒、無機改性聚合物再生循環利用及其裝置。

廢舊機電產品無害化再生利用。包括廢舊機電產品分揀、拆解、高附加值利用的無害化處理裝備,含銅、重金屬廢棄電子產品及污泥(渣)的回收提純成套裝備、廢舊家電和廢印刷電路板高效率分離多種物料,熔點不同、相容性差的多種塑料混雜物直接綜合利用裝置。

報廢汽車拆解和再生利用。包括真空吸油機、防爆抽油機、漏斗式廢油回收機等廢液收集裝置以及各種廢液的專用密閉容器,報廢汽車自動化拆解設備、安全氣囊引爆裝置,高壓熱水清潔機、自動清洗機等回用零配件清潔設備,報廢汽車貴金屬再生利用技術及裝備,車身破碎和材料分選成套技術及裝備,油水分離環保設施。報廢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拆卸技術及裝備。

廢舊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包括余能檢測、拆解、梯級利用和無害化再生利用等技術裝備。

81

廢舊太陽能設備再生利用。包括廢舊太陽能電池極、硅片回收利用,單晶硅棒邊角料、硅片切割廢砂漿的回收利用設備。

廢舊紡織品無害化再生利用。包括廢舊紡織品回收、清洗、分類、分揀、再利用設備。

廢礦物油再生利用。包括廢礦物油過濾與分離設備、減壓蒸餾設備以及溶劑精制、加氫精制設備。

廢棄生物質再生利用。包括秸稈、林產品加工剩余物、廢塑料等廢棄材料制成木塑、生物質聚氨酯泡沫材料,發泡技術、纖維素和木質素的液化技術裝置。秸稈、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林產品加工剩余物、園林綠化垃圾、城市糞便等廢棄生物質材料制成纖維乙醇或成型燃料,節能節水型城市糞便收集輸送裝置。提高國產轉化酶的性能并降低轉化成本、制備成型燃料的原料配比、制備專用設備和使用成型燃料及木炭的小型鍋爐專用燃燒設備、二氧化碳生物轉化清潔能源裝備、廢油再生基礎油成套裝備、低能耗熔融氣化裂解成套裝備、生物質型煤鍋爐、農林殘余物耦合煤電高效發電裝置。

7.3.7非常規水源利用

電力、鋼鐵、有色、石油石化、化工、造紙、紡織印染、食品加工、機械、電子等高用水行業廢水處理及再生水回用裝置。礦井水利用和凈化裝置,苦咸水綜合利用設施。雨水收集利用與

82

回滲技術與裝置。大型膜法反滲透海水淡化膜組件、高壓泵、能量回收等關鍵部件和熱法海水淡化核心部件。熱膜耦合海水淡化裝備,利用電廠余熱以及核能、風能、海洋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海水淡化的裝備。濃鹽水綜合利用及濃縮潔凈零排放裝備。

7.3.8農林廢物資源化無害化利用

農作物秸稈還田、林區三剩物、代木代塑、制作生物培養基、炭化生物質燃料、聚氨酯泡沫材料等,秸稈氣化、固化成型等能源化利用裝備。畜禽養殖及加工廢棄物資源化,水產加工廢棄物綜合利用,發酵制飼料、沼氣/生物質天然氣、高效有機肥等裝置。

7.3.9資源循環利用服務

循環經濟(資源循環利用)項目規劃和方案編制、項目投資與風險評估、工程設計和建設、設施運營和維護、環境安全評估與調查等,循環經濟項目資源產出率評價服務,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咨詢與效益評價、產品認證評估服務、循環經濟資源交易及鑒證服務等。

83

8數字創意產業

8.1數字文化創意

8.1.1數字文化創意技術裝備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娛樂引擎開發、文化資源數字化處理、互動影視等領域先進裝備,包括虛擬現實頭戴顯示設備和增強現實眼鏡等。超感影院、混合現實娛樂和廣播影視融合媒體制播裝備等。數據手套、游戲控制器等動作感知、追蹤定位和人機交互裝置。

數字化藝術展演展陳技術裝備、文物數字化保護和傳承裝備、智慧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地轉化保護展陳裝備、圖書館、美術館和文化館數字化裝備等。

移動電子書、移動電視、手機電視等終端。

8.1.2數字文化創意軟件

數字內容加工處理軟件,虛擬現實處理軟件,動漫游戲制作引擎軟件和開發系統,家庭娛樂產品軟件,其他體現交互式、虛擬化、數字化、網絡化特征的文藝創作、文化創意設計和產品制作軟件。

8.1.3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制作

主要包括依托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等新興媒體進行傳播的數字化音樂、動漫、影視、游戲、演出、藝術品、電子出版物、

84

廣告和移動多媒體等的設計開發制作。

8.1.4新型媒體服務

依托現代化信息基礎設施,在三網融合等領域,基于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開展的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包括媒體數字化建設,電子期刊和數字智能出版發行、網絡圖書館、數字家庭圖書館、數字電視電影院線、網絡視頻、網絡廣播、交互式網絡電視、互聯網社交、手機媒體等新產業新媒體。

8.1.5數字文化創意內容應用服務

文化創意內容數字化加工整合、數字內容投送平臺、數字內容多網絡通道傳輸、語義分析及搜索等。傳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轉化和開發服務,為各種新興顯示和傳播終端提供數字文化內容的服務,地理信息加工處理服務。將數字內容領域中可視化、虛擬現實等技術利用到相關領域,實現可視化交互操作的服務,如三維城市展示,可視化城市基礎設施管理、城市監控和工業設計等。以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為載體的數字文化相關行業領域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服務。以數字圖書館、美術館、體驗館和智慧博物館等數字文化場館為載體的數字文化展示體驗服務。85

8.2設計服務

8.2.1工業設計服務

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結合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等,從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角度進行的產品設計、系統設計、工藝流程設計、商業模式和服務設計等。工業設計工具和軟件,3D打印等領域工業設計大數據與知識庫。設計服務在廣告營銷策劃和品牌價值體系構建中的應用。

8.2.2人居環境設計服務

基于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先進技術和先進理念的人居環境設計服務,在城鄉規劃、園區和建筑設計、園林設計和裝飾設計等方面的應用。

8.2.3其他專業設計服務

基于新創意、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面向社會和生產生活提供服務的專業設計,包括多媒體設計、動漫及衍生產品設計、飾物裝飾設計、美術圖案設計、展臺設計、模型設計等專業化設計服務。

8.3數字創意與相關產業融合應用服務

主要包括數字創意在電子商務、社交網絡、教育、旅游、醫療、體育、三農、展覽展示、公共管理等各領域的應用業態。

86

9相關服務業

9.1研發服務

研究和試驗發展、研發外包,研發設計交易平臺服務等。

9.2知識產權服務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知識產權訴訟、維權、盡職調查等法律服務,知識產權檢索分析、數據加工、數據庫建設、軟件開發等信息服務,知識產權評估、交易、轉化、托管、投融資、運營、保險等商用化服務,知識產權戰略、管理、實務等咨詢服務,知識產權教育培訓服務,知識產權服務新興業態。

9.3檢驗檢測服務

面向設計開發、生產制造、售后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計量等服務,培育第三方的質量和安全檢驗、檢測、檢疫、計量、認證技術服務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

9.4標準化服務

標準技術指標實驗驗證、標準信息服務、標準研制過程指導、標準實施宣貫等服務,基于標準化的組織戰略咨詢、管理流程再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服務,標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衍生的“標準化+”服務。87

9.5雙創服務

“雙創”示范基地、眾創空間、孵化器、技術交易市場和大學科技園等服務設施建設和運營。開源社區、開發者社群、資源共享平臺、捐贈平臺、創業沙龍等各類創新創業平臺服務。各類創業輔導服務。其他科技中介服務。

9.6專業技術服務

利用高技術開展的海洋、測繪、氣象、地質勘探等服務。

9.7技術推廣服務

包括生物、農業、新材料、節能等技術推廣服務。

9.8相關金融服務

飛機、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租賃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創業投資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眾籌平臺服務。88

聯系我們

地址: 重慶市江北區五簡路2號重慶咨詢大廈B座

電話: 023-67013085

傳真: 023-6360914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系列sm香蕉久久精品一区| 小荡货奶真大水真多紧视频| 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性感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熟女盗摄一区二区警花91|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理论片| 男人的天堂av亚洲一区2区| 免费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在线观看| 不卡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精品成人啪啪一区二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理论| 99九九99九九视频精品|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日韩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成人午夜福利专区| 色欲av亚洲一区无码少妇|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午夜福利伦伦电影理论片在线观看| 人妻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 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曰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色欲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 欧美肥妇多毛bbw| 后入内射无码人妻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言|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熟女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人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男男作爱g片在线观看| 全国一区二区三区女厕偷拍| 中文在线а√在线|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